用枯树自制假景观树
文 | 自然行者
秋风轻送,桂花飘香,正是出游好时节。福州的“屁屁树”意外成为网络焦点,引起广泛关注。原本以爱心形状闻名的网红树,因被修剪成“巨型屁股”的造型,引发了热议。福州文旅的这波操作,让人哭笑不得。
事情源于社交媒体上的一张照片,原本枝繁叶茂、造型优美的爱心树,如今变成了一个滑稽的“屁股”形状,与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格格不入。一经发布,便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们纷纷调侃,称其为“福州文旅的新创意”。
面对网友的质疑,福州文旅回应称,此次“爆改”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近期台风天气频发,导致树枝受损严重,不得已才进行了修剪。网友并不买账,纷纷表示修剪技术过于抽象。
“屁屁树”的意外走红,反映了网红经济时代流量与审美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些景区为了吸引眼球,剑走偏锋,打造奇葩景点,却忽略了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这种短视行为,最终会导致旅游体验的下降和文化形象的损害。
树木是城市的绿色名片,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一棵造型优美的树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树木修剪是一门需要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艺术。
“屁屁树”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流量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敬畏生命?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屁屁树”的命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是继续保留其独特的造型,还是进行修复,让其回归自然本真?这是一个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的问题。
有人认为“屁屁树”的走红是审美降级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美的定义在不断变化,“屁屁树”反映了当代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趋势。
这一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打造更具生命力的旅游产品?答案或许在于文化赋能,将地方文化、历史故事与旅游景点有机结合,创造有内涵、有温度的旅游体验。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坚守文化底线,避免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这需要、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加强文化建设,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