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茶叶批发市场在什么地方


徐迅笔下的茶与江城往事

多年前,清晨的氤氲中,我总被一股温和、平静的茶香唤醒。这香气温雅地融合着山川气息,引领我进入一种神秘又舒适的境界。在汉口的茶叶公司宿舍,那香气正源自对着我家窗子的茶厂。

母亲在这家公司工作,有时会出差到里。这个边陲小城的名字,因母亲的数次出差而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尽管我在地图上寻找它,发现它遥远地跻身于的一隅,我对它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母亲的叙述中。里,是内蒙古的一个口岸城市,茶叶从这里出口到蒙古和俄罗斯。母亲的描述总是伴随着对茶叶的出口贸易的骄傲和自豪。

湖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长江蜿蜒而过,孕育了天地间的山中瑞草——茶叶。湖北的茶叶,尤以宜昌和恩施为最,那里的季节温和湿润,高海拔赋予了茶叶最好的生长环境。一杯清茶在手,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领略山川的灵气。我的导师曾告诉我,的好茶多出自北纬三十度,而湖北的茶,也生长在这条神奇的纬线上。

红茶、砖茶是母亲公司的主要产品。每当红茶砖茶需要运输时,它们便从武汉港装上轮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走向远方。在汉口这个“汉江朝宗”之地,茶叶汲取了天地的灵气,每日听着江汉关的钟声,长江上轮船的汽笛声,仿佛茶叶也懂得了“诗与远方”,变得更加醇厚。

时光荏苒,我后来查阅资料才发现,汉口曾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起点,素有“东方茶港”之美誉。母亲单位所在的南京路,当年因茶而得名“阜昌路”。如今,那些红砖小楼、厂房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而湖北的宜红茶,曾是三大出口红茶之一,远销海外。

历史的变迁如草蛇灰线,难以窥见全貌。如今回首,我发现汉口俄商近代建筑群等历史遗迹是万里茶道的历史见证。巴公房子、李凡诺夫公馆等建筑都留下了茶的痕迹。巴公房子伫立在洞庭街和鄱阳街的交汇处,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见证了我中学时代的风雨兼程,如今依然令人难以忘怀。巴公房子的主人正是阜昌砖茶厂老板巴洛夫。这些建筑都是有故事的,它们与茶紧密相连,见证了万里茶道的辉煌历史。

在春雨霏霏的日子里,我再次回到汉口,惊喜地发现巴公房子已经修缮一新。清水红砖带着时光的年轮,展现出质朴淡雅的风貌。修旧如旧的立柱、拱门、木窗等元素,让这里充满了复古气息与时尚气质并存的美感。随着汉口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改造提升,这些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建筑正重现老汉口的风采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