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关于焊接技术,有着一种历久弥新的解释:这是一种通过将分离的材料分子或原子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重新结合成整体的技术。历经岁月的沉淀与演绎,现代的焊接技术已臻至巅峰,超越了传统局限,融合了力、热、光等多元素,焕发新生。

焊接技术可按能量形式、工艺形式及生产形式进行细致分类。按能量形式,可分为气体、电流、液体等;按工艺形式,可分为熔化焊与压力焊;按生产形式,又可分为手工焊、自动焊、全机械化焊接及半机械化焊等。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寻几种常见的焊接方法。

一、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此焊接方法通过软管束将保护气体、焊接电流及填充材料焊丝送入焊炬。送丝机构通过导电咀的滑动接触面将电流传输至焊丝。电弧在焊丝与工件间燃烧,提供熔化所需的能量,其温度可超过一万度。焊丝熔化成滴状,适用于厚度在0.6至100毫米的工件全位置焊接。

二、埋弧焊

埋弧焊采用的是强度为200至300安培的焊接电流。该电流通过导电咀的滑动接触面引导至焊丝,在焊剂层下形成不可见的电弧。电弧的能量用于熔化工件,同时焊丝熔化成滴状过渡。部分液态的焊剂形成保护渣层覆盖在焊缝上。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容器制造、造船及车辆制造业。

三、焊条电弧焊

在供电条件下,使用涂焊条进行焊接时,焊条与工件间会形成燃烧的电弧。当温度超过4000℃时,母材和焊条开始熔化。熔渣覆盖并保护焊缝金属,此方法适用于厚度超过3毫米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及高合金钢。

不论采用何种焊接方法,都存在一些常见的缺陷,如焊接应力和变形。由于焊接内应力的存在,焊接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为应对这些缺陷,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接头的刚度、进行锤击、减小焊缝尺寸、降低焊接拘束度以及遵循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