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工作职务怎么填写才正确
近日,一位网友在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学生在入学时被要求填写关于家长的职业信息等详尽信息,并呼吁禁止此行为,仅登记基本父母信息。这位网友表示,“对于双减工作已经迈出了巨大的步伐的今天,希望能够在推动教育公平的路途中更进一步。”对此问题,北京市教委已经回应,表示这些信息会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开,并且正在研究取消收集父母职务信息。
对于每位新生需要填写的入学信息采集表,不少家长感慨仿佛在进行一次家庭背景调查。在许多学校,除了常规的家长单位及职务询问,还会进一步询问家长的年收入水平、日常出行方式等。面对这些入学要求,家长们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大多选择如实填写。
许多家长对于填写这些详尽信息也心存疑虑甚至抵触。其中最大的担忧便是隐私问题。家长们害怕这些信息被不当利用或给外界,甚至担心某些老师可能会根据这些信息对孩子产生偏见,从而影响孩子的教育公平。确实,随着孩子入学就能接到培训机构的电话这一现象的发生,家长的顾虑并非多余。要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父母的职业情况并无直接关联,那么学校为何要询问这些与学业无关的信息呢?
不可否认的是,学校收集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执行学校、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等。但是必须认清的是,学校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界限来采集这些信息。比如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实施资助方案时,学校可以针对性地邀请有需要的学生家庭进行申报;在防疫期间需要了解学生的出行方式时,学校可以直接询问学生本人而非家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收集家长职务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权力滥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