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样品检测管理制度
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遵循GB 4789.2的培养条件下,我们获得的检测结果仅包括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菌落总数。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牢记。
1.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和对样品污染情况的预估,选择适当的稀释度。在加入样品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外来的污染。
2. 为了防止细菌增殖和片状菌落的形成,加入样液后应在15分钟内迅速倾注培养基。在混合检样与培养基时,应朝一个方向旋转,然后再反向旋转,同时要避免混合物溅到皿边上方。
3. 培养基倾注的温度和厚度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温度应控制在46±1℃,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培养基的厚度也要适中,一般为15~20mL,以保证细菌能在其中良好生长。
4. 在检验过程中,应使用稀释液做空白对照,以检测可能存在的污染。应打开一块空白平板计数琼脂,其时间与检验时间相当,以了解样品在检验过程中是否受到空气污染。
5. 不同样品中的细菌有其特定的生理特性,因此应根据检测标准选择适当的培养温度和时间。例如,食品和水产品的培养温度和时间就有明显区别。
6. 当检样稀释液中含有食品颗粒时,为避免与细菌菌落混淆,可将其与PCA混合,不经培养,置于4℃环境下观察。可以在平板计数琼脂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水溶液,以区分食品颗粒和细菌。
菌落计数注意事项
在菌落计数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如果高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比低稀释度平板高,或者平板上出现链状菌落,这可能是检测过程现问题或样品中含有抑菌物质,这样的结果不可报告。
2. 若平板上菌落过多无法计数时,可以在特定平板上选取一定面积进行计数,然后推算出总菌落数。
3. 对于微生物类制剂,如酸牛奶、酵母制酸性饮料等,在计数时需将相关微生物排除在外。从稀释到倾注琼脂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以保证菌落的均匀分布。
4. 琼脂凝固后应及时倒置培养,避免菌落的蔓延生长。
结果计算注意事项
在计算检测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范围内,则计算两个平板的平均值,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得到每g(mL)样品中的菌落总数。
2.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范围内,则按照特定公式进行计算。
3. 根据稀释度不同,平板上菌落数超出一定范围时,应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计算。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菌落总数的报告
在报告菌落总数时,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