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投行是做什么的


在美东时间1月27日(周一),DeepSeek引发了一场AI概念股的剧烈震荡,导致欧美科技股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了高达1.2万亿美元。此波及到欧美芯片制造商以及为AI和数据中心供电的全产业链公司,出现了集体下跌的态势。

其中,英伟达的收盘价格暴跌16.97%,市值在短短一个交易日内损失了约5926.58亿美元(相当于币约4.3万),这一损失规模创下了美股历史之最。

英伟达()方面于1月28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DeepSeek是一项杰出的人工智能进展,展示了测试时的扩展范例。借助广泛可用的模型和符合出口规定的算力,我们创建了新模型,推理过程需要大量的英伟达GPU和高性能网络。如今,我们有扩展定律正在实践中。”

DeepSeek的“”让科技股心惊肉跳,人们开始疑惑:以巨额资本支出为基础的AI叙事是否已走到尽头?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5年,微软、Meta、亚马逊和谷歌四家科技巨头的AI相关资本支出总计将达到3000亿美元(约合币2.18万),而在2026年,这一数字还将更高。

各大投行对此纷纷展开讨论。高盛分析师认为应当谨慎看待科技股的走势,尤其是在MAG7财报公布之前。Jefferies的Edison Lee团队则认为DeepSeek的成功可能推动行业追求更高的算力和重新关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花旗和WedBush则坚定支持英伟达,前者预计领先的AI公司不会放弃更先进的GPU,因为它们在规模上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回报。面对DeepSeek带来的冲击,科技巨头们迅速反应,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引用了杰文斯悖论的概念,暗示人工智能的使用将会激增。

杰文斯悖论指出,随着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反而可能增加其总消耗量。在DeepSeek的背景下,这一理论被应用于AI领域,暗示了技术进步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资源消耗。多家投行如Cantor Fitzgerald、Privorotsky和高盛的FICC交易员François Theis等都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高盛分析师还指出,市场对科技股的看法趋于谨慎,直到主要科技公司的财报公布为止。DeepSeek带来的关键影响包括软银对“星际之门”项目投资的回报、初创企业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潜力。

摩根大通分析师Joshua Meyers团队对DeepSeek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指出,DeepSeek的开源模型可能降低训练计算量,对OpenAI等公司构成质疑。他们也提到DeepSeek模型的训练费用可能只是当前训练成本的一种反映,并未完全体现成本。尽管如此,DeepSeek的开源特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改进其模型。

Jeffreies的Edison Lee团队则强调了DeepSeek对全球算力需求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行业战略:追求更高的算力和重新关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他们认为这将影响AI供应链的需求。

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团队依然看好英伟达的地位。他们认为尽管DeepSeek引起了关注,但如果没有使用先进的GPU进行微调或构建最终模型所基于的大模型,那么其成就将无法实现。他们预计领先的AI公司不会放弃更先进的GPU。

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的分析师则看到了DeepSeek对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的潜在影响。他们认为如果大模型能够在较小的计算机上运行,那么这将有助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的发展。

Wedbush的Daniel Ives则认为DeepSeek对AI的威胁微乎其微,并认为这是买入科技股的另一个黄金机会。他表示尽管DeepSeek令人印象深刻并引起了市场波动,但科技公司和基础设施仍在主导AGI终局。

DeepSeek引发的这场科技股市的仍在持续发酵中,各路分析师和投行都在密切关注其影响并试图寻找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