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裁提问经典问题
镜子物语:成长的路上,世界依旧多彩,只是我们需更懂“观察”。
小徐是我老友,现今于大公司服务。聊起工作,她谈及会议颇多。她笑称,别的都还好,就是会议稍显繁复。“会议多点也没啥关系,只要别让我发言就行。”她半开玩笑地说。
听她言谈,我不禁回想起那些在办公室度过的时光。老板或上司常坐于主位,侃侃而谈,众人聆听,笔记不断。但问及意见,往往一片沉寂。怕发言、不愿提意见,这似乎是许多职场人的共同情绪。
提及此,我们都会心一笑。实际上,能够勇于发表意见,向上司展现自己的水平,本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我有个前同事小王,平日工作低调,但每当会议发言,总能提出独到见解,因此深得老板赏识,职位连升两级。
多数人却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错失机会。那么,怎样才能在会议中更“出色”一些呢?《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给我们提供了启示:真正理解问题,才能提出好意见。这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先深入理解再发言。
职场中,老板常就各种问题征询意见。但如果你对问题本身都不清楚,那自然无法提出有说服力的意见。比如那个广为流传的段子,马云因误解秘书的转述而引发了趣事。这也反映了职场中常见的问题:员工对于上级的指令,即使心里有疑虑也不敢多问。
究其根源,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人在交流中常注重“心照不宣”,若不能迅速领会上级的意思,可能会被认为反应、理解能力有问题。但久而久之,我们连内心的疑虑都忽略了,凡事只观表面。这种习惯会损害我们的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能力。
那么如何扭转这种思维定势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培养自己凡事追问根据的习惯。无论是日常决策还是工作选择,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还介绍了三种快速提高理解力的方法:验、画线法以及列出理解和不理解清单的方法。
突然被问及意见而又来不及准备时,可以用提出好问题的方式来应对。比如被经理问及对早例会制度的看法时,不仅可以表示赞同或反对,更重要的是提出疑问和思考。例如:“对每个人分享的内容是否需要规定?”“早会真的能鼓舞干劲吗?”等等。
要想在职场中提出好意见、展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关键在于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让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镜子物语结语:愿我们如镜子般清晰映照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超越。期待与更多追求卓越的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