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的步骤有哪些


一、专业技术岗位培训概述

专业技术岗位培训是基于岗位胜任素质模型进行的系统性培训。该模型首先明确了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并据此设置各种培训课程,以实现技术人员的持续成长和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1. 技术类岗位培训讲师选择

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离不开合适的讲师。企业应根据具体培训需求选择合适的讲师,主要分为企业内部讲师及外部讲师。

企业内部讲师:如通用性的培训(如项目管理知识)可由企业内管理者、人力资源部人员或培训师担任。对于专业知识的培训,应由技术管理者或企业内部资深技术专家来担当,他们更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挑战。

企业外部讲师:如果内部没有合适的人选,企业也可考虑聘请外部技术专家或高校教授来进行培训,或参加外部的专业技术培训。

2. 技术类岗位培训形式选择

技术类岗位的培训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前需接受的企业介绍、文化认同、行业及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培训。

技术认证培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认证课程,提升技术水平。

集中培训:在工作之余,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学习。

新技术培训:在新项目、新设备、新技术推广前进行的专项培训。

常见的培训方式还包括课堂讲授法、专题法、研讨法等。其中,课堂讲授法适合技术专业知识类培训;专题法可让专家讲解最新技术知识或趋势;研讨法则能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思考。

3. 技术类岗位培训效果评估

为确保培训效果,需采用CIPP评估模型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该模型包括:

背景评估:基于当前环境背景决定培训需求、机会及目标。

输入评估:收集培训资源信息,决定资源使用方式及方案规划。

过程评估: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与反馈。

成果评估:评估培训后技术人员工作效率的改变情况,衡量培训目标的达成程度。

二、专业技术岗位的分类与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可将岗位分为网络技术岗位、生产技术岗位和工程技术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培训课程设置。

以网络技术岗位为例,根据该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从技能/能力、知识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构建培训课程。其他岗位的课程设置亦遵循此逻辑,结合各岗位的特性和需求进行详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