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技术培训记录


光伏电站运维与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测工作时,需进行以下项目的测试:

1. 摄像(热斑检查)

2. 污渍遮挡损失检测

3. 光伏组件性能衰降评估

4. 光伏组串温升损失测量

5. 光伏组件/组串的串并联失配损失分析

6. EL测试

7. 直流线损检测

8. 逆变器效率评测

9. 逆变器MPPT效率评估

10. 变压器效率测定

11. 交流线损检测

12. 光伏方阵绝缘测试

13. 接地连续性测试

14. 并网性能测试(包括并网点电能质量、孤岛保护、有功/无功功率控制能力、低电压穿越以及电压/频率适应能力验证)等。

对于光伏运维人员而言,在进行光伏组件扫描时,需确保光伏方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方阵面的辐照度应不低于600W/㎡,以保证有问题的部位在足够电流的作用下产生高温。在检测过程中,若同一组件外表面电池正上方的温度差超过摄氏20℃,则可视为发生热斑。扫描的重点在于发现电池热斑、有问题的旁路二极管、接线盒、焊带、连接器等部件。

若发现热斑,通常可通过影像观察到热斑处有明显发黄变色。应注意从组件的正反两面进行扫描,以准确判断引起高原因,并保留影像记录,标注出有问题组件的位置。在扫描光伏组件正面时,应确保检测人员不对扫描组件造成遮挡。

进行扫描时,需寻找组串中前表面温度能代表组串平均温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标记,以便用于测试该组串的平均背板温度。对于出现热斑的组件,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准备进行后续的EL测试。应增加检测I-V特性,以便与正常组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热斑组件的功率衰降率。

对于积尘遮挡损失的检测,若存在积尘监测基准片,则可调取基准片届时的积尘遮挡损失值。对于光伏组件或方阵,在均匀积尘条件下,短路电流的下降与功率的下降呈线;而在非均匀积尘条件下,两者下降的比例则存在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辐照度损失与功率损失的关系,除了利用基准片数据外,还应实际测试积尘损失,并将其与基准片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在评估光伏组串功率温升损失率和电压温升损失率时,需根据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并以测试结果为依据,分析温度损失并评估散热条件。若投运时设置了功率基准组件,则应与初始值进行比较,得到准确的光伏组件功率衰降率。若未设置功率基准组件,则需检测选定且清洗干净的组串中每一块组件的I-V曲线,同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