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是好事还是坏事


10月22日,中自科技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其新股的亮相却未能如市场期待般带来稳定的“打新收益”。相反,新股上市首日便遭遇了破发的命运,令中签的投资者们倍感失落。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的收盘价相较发行价下滑了显著的一角。

对打新投资者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次深刻的心理冲击。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该股在开盘之时即出现了下跌态势,未能给予中签者任何挽回的机会。数据显示,当天的最高价格甚至未能达到发行价。这导致许多中签者陷入被动境地,所有的中签结果似乎都在悄无声息中带上了某种沉重的代价。

究竟为何中自科技在上市初期便会出现破发现象呢?分析后发现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发行价格的制定过高,每股价70.90元无疑增加了市场对股票价格的期待,其动态市盈率更是高达百倍之高。另一方面则是该公司业绩的显著下滑。据悉,该公司预计在2021年1至9月的业绩将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值均呈现出显著的下滑趋势。

这种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在A股市场并不常见。中自科技成为今年科创板首个遭遇此命运的公司,这也进一步突显了盲目打新的风险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对A股市场和投资者而言也并非全然是坏事。

实际上,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对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过去A股市场的新股破发时有发生,但这些破发往往是在新股经过市场炒作后的结果。这样的破发除了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炒作的风险外,其实际意义相对有限。而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市场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对待新股。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有助于提醒询价机构理性定价。当新股定价过高时,上市后的破发将对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造成损失。这促使机构在询价时更加谨慎,避免盲目报高价。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还能有效提醒投资者打新的风险。长期的新股不败现象让很多投资者养成了逢新必打的习惯,忽略了新股的基本面和发行价格。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将直接影响到打新者的利益,从而让投资者更加关注新股的实际情况,学会理性打新。

更重要的是,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也对炒新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在新股不败的市场环境下,炒新行为屡见不鲜,但新股上市首日破发让炒新者意识到追涨的风险,股价不仅未能如预期般上涨,反而出现下跌,从而对炒新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风险警示作用。

对于A股市场而言,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现象的增多将有助于推动市场和投资者的成熟。这样的现象若能常态化,将更有利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