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袖在哪里可以买到
在职业的海洋中,人们如潮水般流转,不断改行、转型。从多年的节目编导变为外卖小哥,从创业者变成代驾司机,从电影放映员转变为服务员……之下,有人失业,却也迅速找到了新的就业道路。就业二字,既关乎经济大局,也牵动着每个人的生活命运。
生活中的变化与挑战,如何回应突如其来的压力?经过春去夏来,自强者在风浪中如何实现自我成长?之声特别策划《夏天里的转变与坚持》,记录生活中的尊严和勇往直前的力量。
记下外卖生涯的第一天,邱隽坐塌了电动车
若非这场,邱隽或许仍安稳地坐在北京某传媒公司的办公室里,过着“996”的编导生活。但现实没有如果。
今年3月2日,邱隽以一名新手的身份踏入了外卖行业。初来乍到,无人知晓他的过往,也没有缓冲的余地。这份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全然的8小时制。他的首日工作就闹出了个小插曲,他与师傅一同出工,却因体重让电动车“叫苦不迭”。
邱隽笑言:“我也就一百斤左右吧,差不多。”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受到了职业转换的冲击。他并未因此而退缩。
改行后,邱隽每日需奔波百八十公里,却未见体重有所减轻。消息很快在以前的同事间传开,包括他曾经的编导同事刘硕。
刘硕感到:“我以为他会找类似编导的工作,没想到他去送外卖了。”
邱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的职业转变发生得如此突然而彻底。他在发完无数简历石沉大海后,决定放下编导的架子,从最基础的外卖工作开始做起。
邱隽坦言:“当时发简历的时候,有家公司说要招短视频制作,我对此很感兴趣。然而最后等来的却是暂缓的消息。”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生存的压力迫使邱隽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道路。
“我不用想得太远,”邱隽说,“先找份工作活下去比较重要。”
从编导到外卖小哥,尽管职业变了,但邱隽的坚韧与努力却从未改变。他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站长的尊重与认可。
陈国强站长说:“刚开始我以为他只是过渡一下,但现在看来他干得很不错。他的配送量一直在增加,现在已经是我们站点的头部骑手之一了。”
作为外卖小哥的邱隽,以湿透的脖子、黝黑的胳膊和小腿上的伤痕为勋章。为了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他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调整送餐时间、熟悉小区保安和餐馆店主等。
面对生活的变化,邱隽展现出新的面貌。他不再依赖过去的身份和关系来获得自尊和满足感。他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照顾家人。
妻子维佳注意到丈夫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和保护。他现在更加独立和坚强。”
夏天的夜晚,邱隽在灯火通明的走廊里出神地看着前方的繁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坚定。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他也从不抱怨。
“我还是干到12点吧。”他在与采访团队的交流中如实相告。那天,他一共送了38单。
这就是邱隽的故事,一个在变化中寻找稳定、在挑战中寻找机会的故事。他的经历是无数人的缩影,也是生活真实写照。
总策划:高岩
策 划:沈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