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岁的老人打骨质疏松针


在领域,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位77岁的男性患者,他在提了一桶水后出现了腰痛的症状,且在一周后疼痛仍未缓解,于是他来到了医院就诊。

经过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我们发现他的腰1椎体出现了压缩性骨折的迹象。

进一步进行骨密度检查,结果令人,T值竟然低至-4.7!通常T值低于-2.5就会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经过详细的诊断,我们得出了两个主要的诊断结果:一是重度骨质疏松,二是腰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回顾患者的病史,我们发现他有一个长期的习惯,那就是喜爱喝咖啡。他每天晚上都会喝一杯咖啡,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我们认为这位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他的高龄以及长期饮用咖啡有关。

在核磁共振影像中,T 2相高亮信号(以箭头标示)提示了新鲜骨折的存在。核磁共振是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强大工具,因为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的情况,而一般的X光片则难以区分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

在T 1相的影像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腰1椎体发生了明显的压缩变扁。

对于这种常见的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我们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种方式。

局部治疗是通过微创手术对伤椎进行骨水泥强化,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包括PKP和PVP两种方法。

全身治疗则是通过正规应用抗骨质疏松物来进行治疗,如唑来膦酸等双磷酸盐类物、鲑鱼降钙素、骨化三醇、钙剂等。我们也会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的调整。

针对这位患者,我们成功实施了PVP手术。通过定位,经皮双侧穿刺,利用G臂X光机实时监测,我们精准地进行了骨水泥的推注成型。从正侧位的X光显示来看,骨水泥弥散良好,分布均匀。

术后,患者的腰痛症状基本消失,我们将继续为他应用抗骨质疏松物治疗。

一些小贴士(TIPS):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有骨质疏松症状的患者,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加重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