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怀措施有哪些


深圳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交流盛况

近期,在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会的主导下,并得到联合国儿童会驻华办事处的支持,一场聚焦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实践的在深圳妇儿大厦隆重举行。近4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和社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推动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动力、挑战及创新路径。

上,联合国儿童会驻华办事处儿童健康与发展处石艾黎通过线上平台发表致辞,她强调了家庭友好的目的在于为父母及照护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协助他们实现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这些不仅增强了家庭、工作场所和社会的韧性,而且使儿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她提出了四个关键的转变方向:从单一的“产假”到支持“育儿假”、从只注重“设备”到以人为本、从强调“个人责任”到构建“共同责任”、从单纯“缓解育儿压力”到“增进家庭幸福感”。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际专家及国内学者分享了他们在全球及背景下家庭友好工作场所的见解与实践。卡拉·科雷亚深入剖析了家庭友好(FFPs)的重要性,并展示了企业在构建家庭友好环境方面的积极成果。她特别提到了ESG标准中家庭友好的实施,并强调了企业在ESRS框架下的责任。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张许颖研究员则详细介绍了我国在家庭友好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他表示,推动家庭友好工作场所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个人、家庭及部门的共同努力。他呼吁各方紧作,共同推动这一进程,并期待更多的实践案例与研究成果。

会上还介绍了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会的项目组在家庭友好工作场所方面的研发进展。自2022年起,项目组基于相关指导手册和联合国儿童会的手册,开始研发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认证体系。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实地走访,项目组于2024年发布了《深圳市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调研报告》及《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

多家企业的现场分享展示了他们在实施家庭友好措施方面的创新与成效。如某企业设立线上平台以加强员工沟通,灵活推行弹性工作制;另一家企业则为员工提供营养餐、生育贺金等福利。这些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专家就家庭友好工作场所认证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从制定、市场监管、企业实践、社会影响评估等多个维度为这一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与会嘉宾对家庭友好工作场所认证体系的长期效能充满信心,认为其将成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并在国际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他们还关注到中小企业在实施家庭友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呼吁社会共同努力,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家庭友好环境贡献力量。

未来,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会与联合国儿童会驻华办事处将继续携手,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项目,共同助力企业营造更多元、平等和包容的工作环境,为职场父母提供更多支持,增进儿童及家庭的幸福感,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名词解释:

家庭友好工作场所:这是一种由联合国儿童会发起的理念,通过、社会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为父母提供育儿假、弹性工作安排及育儿服务等支持,以帮助职场父母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促进儿童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