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数学培训的广告词
杭州夏衍中学的高二某班级,在短短两个月内,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人数激增三倍。
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是一位名叫吴应富的数学老师所做的独特尝试。
吴老师开设了一个名为“跟着吴老师玩数学”的微信公众号,原本是为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没想到却意外地激发了学生们课后钻研数学的热情。
这个小小的创新,让吴老师多年的教学付出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他表示,这个公众号经过他三年的精心筹备和策划,最终得以推出,并迅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支持。
吴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句引人注目的警句:“玩数学就像嗑瓜子一样,人多了就更有味道。”
当前时代的孩子们都热衷于使用社交软件,吴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决定利用这一趋势来辅助教学。
在几年前,吴老师就有了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想法,并进行了前期调研。他调查了学生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频率,以及经营公众号的成本,发现相比其他辅助教学平台,学生更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也更容易接受微信推送的内容。
市场上虽然有数学专家和培训机构的数学微信公众号,但一线数学教师自己开设的、用于教学辅助的微信公众号却寥寥无几。吴老师决定亲自上阵,通过自己的公众号为学生提供实用、有趣的数学内容。
吴老师的公众号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数学例题和独到的解题方法,他还以坐标轴心形曲线为头像,寓意着数学的美感和趣味性。这个曲线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吴老师希望借此告诉学生数学是一个充满爱和趣味的学科。
幽默的语言和量身定制的内容是该公众号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公号的介绍词“学数学可以提升智力,还可以减肥,并且无任何副作用……”已经成为学生们传播公号的广告语。
吴老师的内容设计以总结解题方法为主,每个知识点下都会附上不同难度等级的例题和多种解题思路。他通过风趣的话语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和方法,拓展他们的思路。
吴老师的公众号不仅教授数学,还鼓励学生。他在每篇文章末尾都会放上自己的经典语录,以有趣和富含哲理的语言鼓励学生在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学生的反应超出了吴老师的预期,班上喜欢数学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新学期开始后,吴老师所带的一个班级进行了统计,发现与上学期相比,喜欢数学的同学数量增加了三倍。这一成绩让吴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和开心。
公众号发布的第一天,班级群就热闹非凡。学生们课后集体讨论公众号上发布的数学题,这以前是前所未有的。学生们对公众号的热情也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他们不仅自己刷题,还主动帮助推广公众号。
学校运动会期间,学生们甚至将公号的二维码设计成班旗,在开幕式上大力宣传,让全校师生都知道了这个公众号。
对于教龄仅7年的吴老师来说,学生的热情是他最大的支持。他表示自己是一个数学爱好者,无论学生问的是哪个学段的题目,他都会积极解答。
吴老师经常在课余时间设计一些题目,发布在公众号上供学生练习。这样的老师,自然深受学生喜爱。有学生形容他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师,“问他问题没有别的要求,就算是最基础的小学、初中题目也可以问。但只有一个要求:解答完要给他鼓掌。”
吴老师这样评价自己:“我性格内向,但内心充满热情。我的课堂追求诙谐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