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浪费食物的诗句
在红领巾实验学校,学生们正安静地享受午餐的时光。
摄影:记者刘嘉
红领巾实验学校的新生们把饭菜吃得一干二净。
摄影:通讯员刘心悦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文明与节约的理念在众多武汉的校园中深入人心。不仅是小学,幼儿园也纷纷将“节约粮食,不浪费”作为开学教育的重要主题。
红领巾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午餐前温馨回顾《悯农》。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重温《悯农》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场可见,孩子们的餐盒清洁如新,很少有剩余。
午间时分,红领巾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按照既定流程,洗手、消毒后排队领取盒饭。每位孩子领餐时,老师都会细心询问:“这份饭菜量合适吗?能否吃完?”对于食量较小的孩子,老师会贴心地将多余饭菜拨出,分装在单独的饭盒中。
拿到饭菜后,孩子们并没有立即开吃,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次吟诵《悯农》,以此警示自己珍惜粮食。之后,他们安静地开始用餐。
背《悯农》已成为红领巾实验学校新学期的常规活动。三(1)班的班陈心怡表示,此举旨在提醒孩子们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不剩饭菜。除了此项活动,她还通过制作节约粮食小报、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
用餐结束后,孩子们将餐盒有序地送至指定箱子中。有孩子用勺子仔细刮着饭盒,确保每一粒米都入肚。三(1)班的女生徐灿柠说:“每一粒米的背后都是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
食堂工作人员邹新元表示,近期回收的餐盒几乎不见剩余,新生们也表现出色,不剩饭菜。红领巾实验学校校长陈赤男认为,从小培养孩子不浪费的好习惯将伴随其一生。他倡导全校学生成为“节约粮食宣传员”,向家人及亲友传播勤俭节约的风尚。
在蔡甸区索河第二幼儿园,开学第一课便以“行动”为主题展开。
这里不仅有美味佳肴如茄汁花菜、茭白小炒肉等供孩子们享用,老师还教育孩子们关于餐桌礼仪、勤俭节约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园长彭凤娇介绍道,幼儿园对饮食安全严格把关,食材均由品牌供应商当日新鲜配送。
汉阳区钟家村幼儿园采取错峰领取餐点的方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食量取餐。食量大的孩子可以选择大份,小的则选择小份,遵循“吃多少取多少”的原则。
蔡甸区常福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以“进行时”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图片讲解,教师向幼儿们传达粮食的来之不易。园长表示,还将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21天小达人打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