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的营销模式


电商服饰行业已经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各大平台在面临新平台的冲击之外,纷纷将保营收、保利润作为首要任务。

在8月20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唯品会(S.N,股价11.56美元,市值62.7亿美元)的表现与市场预估保持一致。其第二季度营收虽下降3.6%至269,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仍达到19,保持了单季度的盈利能力。

对于一季度财报中提到的二季度营收预估较低的情况,唯品会在实际运营中表现稳健。尽管GMV(商品交易总额)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在其他关键经营数据上,如订单总量和活跃用户数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唯品会的超级(S)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1%,对线上消费的贡献率高达47%。

在利润方面,唯品会展现出积极的态势。二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2.2%至63;运营利润也有所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不按通用会计准则的运营利润增长了11.6%。

唯品会的盈利稳定得益于其谨慎的市场投放策略和成本控制的优化。营销费用的缩减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同比下降17%至7.4。整体运营开支的同比下滑也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努力。

唯品会在对待营销支出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们注重客户忠诚度(LTV),对于高于一定水平的客户忠诚度,会停止投入营销费用。这一策略也反映在他们对外部市场竞争的审慎态度上,不盲目跟随同行进行大规模的补贴和“低价战”。

对于未来的预期,唯品会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预计2024年三季度总净营收将在205至216之间,虽然有小幅下降,但仍然展现出稳定的趋势。

在面临综合电商平台和新兴平台的竞争中,唯品会也感受到了压力。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指出,抖音电商和拼多多等平台的崛起是主要的威胁。但他们也认识到唯品会“自营自采”的商业模式带来的优势,包括货品库存、品牌保证和品质控制。

唯品会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他们将继续提升品牌特卖模式的内在优势,丰富商品供给,提供高性价比商品等。他们也在积极引入新的知名品牌,如DIESEL、Isabel Marant等,并深化与近两百个品牌的定制商品合作。

数据显示,唯品会的定制商品GMV同比增长超过140%,复购率高于同类商品。这显示出唯品会在稳定核心用户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成东认为唯品会需要在供应链层面进行更多的布局,特别是在产品的供给侧。他们需要获取更有价值的品牌,并通过长期的议价权来保证价格和折扣的合理性。尽管在服务上已经迭代多年,但唯品会仍需在用户体验上进行持续的创新和提升。

唯品会也在积极进行股票回购,以显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今年二季度,他们投入超过2亿美元回购公司股票,并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回购不超过10亿美元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