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


关于会计中利得与损失的处理方式,以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有者权益中的直接记入利得和损失,通常是以“资本公积-其他”的形式来记录金额。

(1)针对使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若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出现除净损益外的变动,这部分变化会记录在“资本公积-其他”里。等到处置时,会将其转至投资收益中。

(2)在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情况下,先是“管理费用”账户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贷记。而当行权时,则相反,即“资本公积-其他”借记,同时“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贷记。

(3)若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化为投资性房地产时,且其公允价值超出账面价值,这其中的差额将以“资本公积-其他”贷记。待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会转至“其他业务收入”。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会被计入“资本公积-其他”。

(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情况如下:

②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

③对于原先无法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资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后,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也将被记录在“资本公积-其他”。当该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上述差额将转出并计入当期损益。

(6)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与股票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会被记录在“资本公积-其他”中。

与此那些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则会被记录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中。例如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等。

会计处理中对于利得和损失的记录与核算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上所述便是其中一部分处理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