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经费的绩效目标
为深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并提升其规范化、科学化及标准化程度,市财政局特别颁布了《上海市市级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与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以推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
一、《指引》概述
该《指引》为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南。它统筹考虑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和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结合近年的进展,对成本指标的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指引》核心内容
对成本指标的设置提出了全面要求。要求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设置成本指标,同时规范了经济、社会及生态成本指标的设立。这有助于在执行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质量。
对成本绩效分析的运用进行了深化。要求绩效目标需突出项目的核心产出和效果,并与预算金额相匹配。在设定绩效指标值时,可以参考公共服务绩效标准、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得出的成本定额标准及支出标准等。
成本绩效分析方法被广泛地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成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三、分类分层细化设置
经济成本指标被细分为总成本指标、单位成本指标和分项成本指标。针对单位成本指标的设置,根据是否有明确的支出标准,提供了不同的设定路径。对于已有明确标准和已进行成本绩效分析的项目,要求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来确定成本指标。而对于尚未明确标准和未进行成本绩效分析的项目,需采用“预期效益-预期产出-预期成本”的分析方法来设定。
《指引》也强调了对于社会成本指标和生态成本指标的转化,尽可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转化为经济成本指标。
四、案例明示
为更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型成本指标的设置方法,《指引》列举了如“高标准农田”、“电动汽车充电桩计量强制检定”等六个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运用了现有文件,拆分了成本绩效分析试点项目成果,为其他项目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指引》还对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的思路、原则、类型及设置要求、编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指引性规定,为市级部门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