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董事长提问的问题
掌握提问的艺术:学会用“WWEP”模型挖掘真相
《学会提问》一书为我们揭示了10个关键问题,书中倡导使用“WWEP”模型来探索:是什么、为什么、找出证据,以及进行逻辑论证。书中还指出了批判性思维中常见的误区和论证过程中的谬误。现在,你已经拥有了“学会提问”这把利器,可以开始用批判性思维去探寻真理了,祝贺你踏上了这段旅程。
在现实生活中,你或许会担心提问过多会让他人产生不适。但请记住,提问的方式和态度至关重要。作为一位明智的探索者,你需要理解并运用合适的提问策略。在这里,作为过来人,我将为你详细解读四种不同的提问方式。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某些提问可能会让他人不满。这往往与提问的情境、态度以及问题的性质有关。如果问题触及到他人的隐藏价值观或让他们感觉被质疑、挑战权威,就可能导致问答的尴尬和讨论的中断。那么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并让问答顺利进行呢?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创造友好的氛围或改进提问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四种提问方式,我们可以将它们置于一个二维坐标系中,以“对方是否愿意回答”和“是否有新的发现”为坐标轴,将问题分为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分别是:
轻松问题:这类问题易于回答且令人乐于回答,如询问对方的喜好或成功经历。它们为对话创造了轻松的氛围,为后续更深入的问题铺平了道路。
沉重问题:这类问题可能触及敏感话题或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回答。例如,向上级询问下级的工作进展或领导询问销售人员的市场拓展情况。尽管这些问题可能带来压力,但它们是推动工作进展的必要之举。
劣质问题:这类问题缺乏新意且容易引起他人不满。比如询问隐私或隐藏价值观的问题。相反,优质问题则能引发深思并激发他人的回答欲望。优质问题关注事物本质,触及对方真正渴望了解的领域。
要提出优质问题,我们需要关心事物的内核,触达对方的真实需求。这样的提问方式既能让人洞察事实,又能激发他人的回答欲望。例如,关于自己的发展、工作的方法或与领导沟通中的关键词的具体含义等,都是优质问题的良好切入点。
要注意区分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允许更大的发挥空间和细致的决策过程,如询问如何推动项目进展而不是简单地询问项目是否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打破了二分法思维的局限,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合适的提问方式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推动工作进展并实现共同的目标。希望你在提问的旅途中不断成长,发现更多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