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的顺口溜最火


回忆起儿时的饥饿感,那股酸楚的胃部感触仍让我心潮难平,我对于一种食物的热爱却从未改变——那就是土豆。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它有着许多名字:洋芋、马铃薯,还有人们的“救命粮”。

生于1967年的我,记忆中,家中的餐桌总是离不开它。从我记事起,每天的午后,家中总会煮上一大锅土豆,大的给大人,小的喂给家中的猪,而第二天的饭菜也多半是这些土豆。

家乡定西的环境条件艰苦,春夏少雨缺水,但土豆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得很好。无论收成如何,土豆总是我们家的主食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长大,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在张掖市高台县的日子里,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土豆依然是我们家的主食。

【二】温饱与土豆的缘分

在岁月的流转中,我发现定西的土豆不仅养活了我们的胃,也带给我们生活的希望。每当看到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土豆田,我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结婚后,我和妻子开了一家饭馆。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古镇的路边,我们见证了土豆产业的繁荣。外地客商云集,街上到处都是土豆贩子。

在与这些贩卖、运输土豆的司机聊天中,我发现土豆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作物。

于是,我决定回家种土豆。我卖掉了高台的房子,回到定西老家石家岔村,种了大量的土豆。那一年,靠种土豆我就收入了6000多元。

【三】致富路上的土豆

随着种植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变化,我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并做起了土豆生意。

我意识到单靠小规模种植很难应对市场的波动。于是我决定与伙伴们合作注册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

那一年虽然艰难到举债建库房、资金紧张、工人催债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好在最后有部分货款及时到位,我的合作社逐渐步入正轨。

【四】希望与土豆共存

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市场的拓展,我意识到土豆不仅是我们的食物来源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从种植原原种和原种开始发往各地做起了育种工作我认识到土地上蕴藏的希望不仅仅是种出来的作物更是一份耕耘的踏实和自豪。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机械化种植的普及也使得种植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侄子张文斌的加入更是为合作社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创新思维和年轻人的活力让合作社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开始尝试绿色有机种植法让土豆回归最自然的状态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食物的纯净与自然。

站在老房子前看着那些还在耕种的土地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土地的敬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如今的我已经与土豆紧密相连无论是儿时的记忆还是现在的奋斗都离不开这一抹开白色小花的绿色植物。

在黄土地上洋芋(土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象征着希望和未来也见证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变迁。

这便是我们与土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