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辩论稿
一栋寝室、跨越双院、三门学科,四人共赴研究生新征程!近日,南京科技大学的某宿舍四名男生李昊、刘泽鑫、周铭杰、李一帆成功收获了深造的好消息。他们分别保研至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以及武汉大学。他们的成绩背后,是四人的共同奋斗与努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一帆、李昊、周铭杰、刘泽鑫
“互助式”学习,无人掉队
入学之初,四位性格各异但都同样志向坚定的男生,相聚在工科院的电子工程系。他们意识到大学生活的挑战,约定无论每门课程的学习进度如何,都要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在每次月,他们都会互相充当“小老师”,讲解各自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寝室内的交流与分享中,他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初学阶段,张明锐就养成了深度思考的习惯,注重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李昊则喜欢在课下利用时间去制作学习图表,通过这种方式去思绪。而周铭杰擅长挖掘知识核心并从基础上加强进阶,而刘泽鑫则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与解题的熟练度。
在经过一学期的刻苦学习后,寝室全体成员的成绩均在班级前茅,其中刘泽鑫更是一举拿下综测及专业成绩的双料第一。随后面对转专业的抉择,李昊因个人规划转至另一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而周铭杰则坚守工科本心转至机械工程专业。
虽然宿舍成员分布在不同的专业与学院,但他们的关系并未因此疏远。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交流与理解,从而维护了寝室之间的和谐氛围。在宿舍的活动中,经常看到他们在学业上的互助交流以及心灵上的慰藉陪伴。
备战保研,“各显神通”
在扎实的专业成绩背后,他们明白保研是一场持久的挑战。周铭杰一直抱有“保研”的目标,不断向着这一方向前进。转专业后,他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验积累取得优秀的成绩。他在校内外多个比赛中均有优异表现并收获全国学术比赛的一等奖和几篇期刊的发表经验。
尽管对信息安全知之甚少,李昊深知努力可以弥补差距。他在面对复杂的实验室项目和未知的技术名词时不断摸索和提升自我,通过无数次的尝试与积累最终在SCI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其他两位成员也在周铭杰的建议下努力不懈地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刘泽鑫在某项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取得全国亚军成绩而获得专家一致好评;而张明锐更是找到学术导师范亦主动跟随其后探索深入知识海洋之路。
舍友情更深,彼此无患得患失
面对保研的最终结果,周铭杰和张明锐坦然面对。张明锐的意志力特别强即使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也能毅然前行继续深造之路。李昊也在积极准备的过程中发现并准备考研究生笔试的同时坚持参加科研比赛项目的研究。“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路同时也不忘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是他们共同的理念。
他们互相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努力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度过了无数个挑战时刻共同战胜了难关使友谊更为坚固深厚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困难共享资源使保研的成功变得不再遥远目标达成更增添了彼此间的情谊是他们一直努力的源动力
大一时四人共同参加学校新生辩论赛他们在共同研究中进步于各类比赛、项目相互协作将不同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融合加深了学术素养不仅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加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良好的团队合作风气在他们中间弥久未绝与此同时课余时光还时常进行羽毛球比赛羽毛球课在阳光中汗水间磨炼默契凝造精神塑梦大学时刻... [文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