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杭州的名言名句
苏杭游记中的诗与画(三篇)
郑书翰
首篇
江南风光首推钱塘之地,
西湖之景半似文字半诗篇。
垂柳随风起舞随燕子,
浮荷上凝露水闪光。
潮水涌动山似雾,
月光洒在窗前水如霜。
轻摇桨橹船儿去,
不问何处是归航。
郑书翰于2016年夏,于西湖游览,留下此句,满心沉浸在风景中,与世隔绝,唯独与景和心境共存。
次篇
湖天一色如墨染,
风动清波似笔划。
简笔勾勒亭湖外,
秋声伴唱更显渔夫悠闲。
那年在夏秋之际,我赴苏州参与妇科学术会议,居住于太湖旁。记起乾隆游览太湖时的御码头,阴沉的天气下,湖面一色,远望孤舟中两位渔夫正在劳作,一曲秋歌悠扬在水墨画中,让人难忘。
尾篇
访神仙去葛氏道院,
崇岭之上苍竹入云端。
歇脚泉边坐,
初阳照射鸟飞还。
此诗也写于2016年夏的西湖之行。虽是暑期,但进入葛氏仙翁的抱朴道院后,山岭险峻、青竹直上云霄,露水润泽、鸟鸣清亮,让人心旷神怡。葛岭位于西子湖畔,是葛氏仙翁炼金丹之地。其道业抱朴、著有《抱朴子》一书,为道家经典。葛氏仙翁的贡献不仅限于中医领域,更是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登临葛岭,拜见仙翁,是来西湖的必游之地。在初阳台,感受着仙翁炼丹之处,石阶蜿蜒直至云雾之中,仿佛只有飞鸟可以到达那里。借此意境写下此诗:“飞鸟亦能饮露于葛氏仙人之地。”此番游记后,我又对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古代道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仰。
在医界与友人交往中,我也常以诗词书法为赠品表达敬意和友情。诗词书写时往往兴起而为,我亦在不断研习和学习古体诗的书写技艺。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情感和对景物的感动,是我对生活的一种独特记录和感悟方式。每逢游历名山大川时,总会有许多灵感涌现,遂以诗词记录下来作为纪念。 郑书翰先生对肖承悰教授的敬赠作品也是其游历之路上的一次美好记忆和情感的传递。 诗词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而肖承悰教授的才情与威望也为我们的学术交流带来了更深的启迪和情感共鸣。愿这样的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得以继续延续下去。
这些诗歌是郑书翰在医术之余的心灵表达,每一次旅行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美景的赞美和感悟,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