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深度研究助力思维导学的发展
要进行思维导学的深入推进,首先得有深入的研究。没有有效的评估,我们便无法确保其课堂实施的效果。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数据观察模型,我总结出了“六维度”的思维导学课堂观察与评估方法。
这“六维度”包括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实施路径的规划与执行、关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多向交流的方式与效果以及教师的点拨智慧与启迪。
一、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在“六维度”中,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尤为重要。评估时,我们可以从目标设计和目标达成两个方面入手。要关注教学设计中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否科学地分层并符合本班实际。要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评估各层次目标达成的比例。
二、实施路径的规划与执行
课堂实施路径的规划与执行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小组合作效度以及组间探究深度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估。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相关任务的时间以及课内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都是重点观察的内容。小组内学生的参与情况、组内和组间的交流情况以及挑战性目标的实现路径也是评估的关键。
三、关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课堂观察与评估中,关键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重中之重。这需要我们从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进行观察。问题是否与目标一一对应,问题的类型和数量,以及问题的精度都是评估的要点。还要观察学生解决共性问题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流程是否符合要求。
四、教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我们可以从学生资源、教材资源、文本资源、课外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估。这需要看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以及这些资源是否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
五、多向交流的方式与效果
在课堂中,多向交流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全面观察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这包括交流的时间、氛围、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还要观察教师是否做到了平等,以及学生的交流是否对权威构成了挑战。
六、教师点拨的智慧与启迪
教师的点拨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我们需要从教师的点拨时机、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估。还要观察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时机、方式和效果,看是否对问题解决产生了启迪作用。
“六维度”的观察与评估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深入地观察和评估课堂,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思维导学的发展。
(作者系教研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