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普通话口才表演
项南在上海小学完成一年的学业后,父亲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独生子转学至南京尧化门小学。这所学校正是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办学理念为指导而建立的。项南对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深感敬佩,他坚信只有按照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培养下一代,孩子才能有所作为。
于是,项南从上海转学到了南京尧化门小学,经过考试后,他直接进入了五年级学习。刚到学校时,他只会讲普通话和客家话,不擅长南京话,因此语文、算术和常识等科目的成绩并不理想,落后于其他同学,这让他感到很自卑,每天都不太愿意与人交流。他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凭借着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他很快就掌握了课本知识,而且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他也养成了勤读课外书和报刊的习惯,这使得他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对于项南来说,校园里的各种劳动操作如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以及种植树木和蔬菜等都是他轻车熟路的事情。他在老家放牛和在田里劳作的经历让他对这些工作干得更加起劲,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不久后,学校举办了普通话演讲比赛。这个班的同学们普遍缺乏自信,尤其是刚入学的项南。尽管班于老师多次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参赛,但因为自卑感的影响,仍无人敢于站出来。当于老师的目光投向项南时,他突然想起了陶行知所说的话:“人生的价值在于双手与大脑的结合。”于是他勇气,举手报名参赛。
于老师为他的勇气鼓掌,全班同学也对他刮目相看。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他面临着演什么、讲什么内容的难题。这时,他想到了家里父亲买的《陶行知教育故事》中的《拜为师》的故事。他对班说:“于老师,我想讲陶行知教授的这个故事。”
于老师非常高兴地借来这本书给他准备比赛。时间紧迫,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于是项南决定按照自己记忆的故事进行演讲。比赛当天,他以生动的演讲和独特的开场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评委的好评。他的演讲内容紧扣陶行知的理念,将故事娓娓道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获得了比赛的冠军并被学校表彰为“冠军奖”的得主。这个成就让他信心倍增并激发了他对写作的兴趣。毕业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九一八”之我见》,因为平时坚持读报的习惯让项南对当时的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并记住了许多文章内容因此写起这篇作文来也得心应手其中的一些语句都是他从读过的报纸上学来的并被老师评为高分并被列为南京小学毕业作文考试的第一名这一成绩让他对未来的写作道路更加充满了信心与激情
这一切都证明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对他的学习和个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