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的简介50字


元宵节踏欢高跷

——“动感泉城”之二十章

作者/赵鑫悦

朗读/胡清影

踏高跷,是我间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踏高跷的传统习俗便在各地盛行。尤其济南的高跷表演,技艺之精湛、扮相之鲜明,令人称道。这种在济南乃至乡村极为普遍的娱乐形式,源于济南的近郊和远郊村落中几乎每村都有自己的高跷队。

临近新年之际,封存了一年的高跷道具被村人们小心地擦拭干净,在鼓声和唢呐声中,村里的高跷队自发开始排练。城市里的人们,听到远处的锣鼓或唢呐声,便知道新年的脚步近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踏高跷最盛大的日子。这一天是新年伊始的月圆之日,人们祈愿生活如圆月般圆满,事业如圆月般完美。与其它节日的静谧不同,元宵节更注重热闹,于是便有了“闹元宵”的说法。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快气氛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在众多传统节目里,济南的高跷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特色而最受欢迎。无论何时何地,济南的孩子们总能快速掌握这一技艺。因为人们对这一艺术的喜爱与尊重,使得高跷表演在济南始终得以传承和发扬。

高跷队不仅在节日期间为人们带来欢乐,更是平日里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象。特别是在经一路、北园大街、大纬二路等主要街道上,高跷队的表演更是引人注目。表演者们身着各种角色装扮,手持相应道具,脚蹬高跷,做出各种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

而在熙熙攘攘的观众中更是热闹非凡。不论男女老少都倾巢而出观看这一表演。街道因高跷队的穿梭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这一切的嘈杂都在狂欢的氛围中显得如此和谐。

当两支或更多高跷队相遇时,那便是真正的视觉盛宴。各队之间先是礼貌地交换问候,然后逐渐进入竞技状态。鼓点急促有力,唢呐声此起彼伏,场上的表演者们各显神通。他们时而单腿探海、时而蝎子爬洞、时而卧龙绞柱……每一个动作都令观众目不暇接。

现今时代的发展下虽然其他节日氛围有所减弱但济南人对踏高跷的热情不减当年。

那又是为何呢?来听这首新的济南歌谣:“元宵佳节踏高跷,春风拂面喜气到。高跷一踏福气来,步步登高年景好。”

【作者简介】赵鑫悦(男),济南散文学会、山东文学创作者、山东老文化研究会会员等。他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民间艺术研究。

【诵读者简介】胡清影(女),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成员,以其饱满的情感和悦耳的声音赢得听众喜爱。她深爱生活,传播美好,以一颗真诚的心向世界传递温暖。

注:壹点号为原创栏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