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匀是不是很穷的地方


近日,独山县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其因负债400亿、人造空城的热点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传播,并因此被推上了热搜。这一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2020年3月刚刚摆脱贫困县标签的县城所经历的曲折发展路径的罕见案例。

独山县,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州的深邃腹地,占据了贵州最南端的地理位置,与广西南丹县为邻。作为贵州南部的重要城镇以及多彩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地区通往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地。一提起贵州,人们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其丰富的少数文化,但贵州因山地众多且土地资源有限,历史上也是治理难度较大的地区。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对于独山来说,其历史和人文优势、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及农业资源都为其提供了发展组合的机会。旅游文创和民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其一个重要的出路。凭借着青山绿水和独特的文化风情,独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发展的脉络来看,独山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前行。

参考其他县域及区域的发展经验,以及东部百强县域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持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与投资、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投入是保持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发展中,建设与经济发展目标应保持一致或略微超前。这就像企业经营一样,战略规划为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方向指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县域经济,也适用于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学上,投资与贸易、固投和商业都应该是双轮驱动发展。虽然适度地刺激经济是常用的手段,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做法,其科学性值得深思。从企业角度来看,任何项目都需要进行投资回报分析、盈利分析和风险控制。如果一个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自我造血和自负盈亏,持续的输血只会使其他业务失血,并最终导致失去原有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也不能夜郎自大。任何项目都存在风险,根据PMP协会的数据统计,80%的项目都面临失败的风险,15%的项目超出了管控范围。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持之以恒才是应有的发展态度。

面对已经成为沉没成本的项目投入,我们应学会断舍离,回归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试错是难免的,但用大量的社会民生成本去打造则并不可取。成功源自于努力和汗水,这是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观点。无论是对县域经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这一观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没有积小的步伐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的目标。发展需要定力更需要动力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东西我们绝不能违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追求利益才是各方的共同目标无论是为了利益而来还是为了利益而往这都是市场中的常态然而如何追求利益却成为了关键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