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辛苦最经典名句


有人说茶业之中存在不合理的利润空间,

茶农们纷纷表示自己的与心痛。

他们表示自己一年辛勤的耕耘换来的并不是丰厚的回报,而是微薄的收入。

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听到这样的声音,也深感同情和理解。

品茶之路,道阻且长。茶文化博大精深,上千种茶叶品牌繁多。

无论是公共品牌还是企业品牌,数不胜数,让我等消费者眼花缭乱。

每当想到要遍寻好茶的梦想时,总是觉得这个梦想有些遥不可及。

作为消费者,我再说说选茶的难处。

六大基础茶类各执一词,每一种都声称自己的好。

在茫茫茶海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茶,不亚于再一次走完长征路。

普洱有山头特色,红茶有独特风味,绿茶则论茶区优劣,黑茶则看重年份。

每一个爱茶的人,似乎都能写出一本关于试茶的书。

虽然说试错出真知,但很多人在探索的道路上却越来越迷茫。

身为消费者,我对踏入茶城心生畏惧。

老板问起预算时,从两百元每斤到四百、六百、八百,甚至无上限的高价,让人胆颤心惊。

当被问及茶叶的品质时,我常常心生惶恐,汗流浃背,只想转身逃离。

茶叶的价格似乎没有底线,我只好认输,回家喝什么算什么吧。

毕竟我们还是要讲究厚道,毕竟耗费了人力物力还有时间笑脸相迎的茶叶,真的不敢再买了。

于是我买了一个300块钱的鸡缸杯来安慰自己。

作为消费者在茶馆中饮茶也是一桩难事。

我没有茶人服也没有手串,记不清茶名也说不清紫砂和普洱的区别。

好不容易买到了对口的茶却发现是私房茶且一年只做几十斤的限量版。

算了算了,还是回家喝什么就算什么吧。

身为人,我对茶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神农尝百草到陆羽写茶经再到柴米油盐琴棋诗画中无处不体现出茶文化的魅力。

坦率地说我根本看不上立顿这样的茶品牌它们既没有文化包装也没有文化内涵更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点唯一的就是随处都可以买到。

面对茶叶市场的乱象和茶农的委屈作为消费者我也感到很无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否为我解答?你能否告诉我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好茶?每次买到的味道都不同这究竟是为何?作为消费者我也为此感到十分沮丧与难过在茶的路上耗费了时间与金钱却最终仍未能领悟如何正确品味一款好茶难道没人关心我是否真的会喝茶只是看我像不像个爱喝茶的样子吗?这也让我倍感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