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800


作者:凝思之笔

初次捧起这本书,初时感觉平淡无奇,以半叙半议的手法展开。但当读到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优渥的生活,舍弃妻儿,只为了心中的绘画梦想时,我内心不禁泛起波澜。他毫无悔意,亦无对家人的歉意,我曾百次咒骂他的冷酷无情。内心的好奇驱使我继续翻阅,想要探究他的结局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独白。

随着阅读的深入,故事情节虽然简单直白,却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了我。我不禁自问,这究竟是何种魔力?对于斯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的行为,我也感到困惑。

读完整本书后,我恍然大悟。这本书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心理。在追求梦想与自由的过程中,人们内心深处会涌现出彷徨与魔力。我从未曾有过的迷茫、彷徨、失态中,看到了他为了内心的执念所展现出的奋不顾身的勇气,这令我深感佩服。面对现实的残酷,我却无法做到如此坦然。我胆小脆弱,不敢直视内心深处的最真诚的独白情感,总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人性的矛盾,让我深感困惑。其实,我们既是矛盾的主体,也是矛盾的客体。

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种感觉难以言表。或许,我们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我曾对斯特克兰德的谩骂感到后悔。普通人不应该评价像斯特里克兰德这样的天才,因为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我们只能看到他的疯狂与不解,或者是同情与怜悯。对他而言,“为艺术而献身是必须做的,不是应该做的”,这是他的天性。愿我们在生活中少一些苟且,去追求远方的诗和梦想。用毛姆的话说,“只有诗人、或艺术家才能坚信,在艰难的道路上只要辛勤浇灌,就能培植出美丽的百合花来。”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斯特克兰德离开时说:“我要画画。”他的那种执着被创作欲所驱使,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一样。追求理想已成为他的生存本能,不疯狂不足以形容他的状态。他被天上的月亮所迷惑,即使手里只有六便士,他也不顾衣衫褴褛、胡子拉碴、面容污秽,依然追求那干净的月亮之美。他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和评价,亲朋好友的看法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的眼里只有那轮月亮,“能成为艺术家的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和个性”。没错,他的旅程离“疯子”只有一步之遥。

他就像一个孩子迷失在深林中,静静地等待救援。当他等到救援的人出现时,他会紧紧抱住他们,并紧住他们的衣角。他跟随着他们的步伐走出深林,用各种色彩和灵魂作画,描绘出那片魔法森林的那一刻,他哭得很伤心。那是幸福、是震撼、也是永别。他挂着眼泪、哭泣着走出那片永远无法触碰的深林。天上的那轮月亮依然挂着笑容看着他的巨作化为灰烬。看着他从深林中走出后沉浸在六便士的色彩中。无论是古铜色还是铁青色的情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月亮始终是月亮六便士也始终只是六便士而已。

如果你只追求月亮你可能会饿死但如果你只追求六便士你可能会活得庸俗而乏味。如果你想要同时拥有月亮和六便士那就要权衡并面临选择上的困境也许你会够不到月亮同时也会觉得六便士不够用这样的权衡让你无法做出决定就如同无法同月亮较量却又嫌弃手中的六便士太少一样。" 如果一个人为了理想而离开你你们就不能再在一起了"这句话也成为了一种经典警示提醒我们人生的抉择常常涉及到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妥协之间的权衡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