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有感2000字
我思考着,对于许多读者而言,或许并非没有意愿去阅读这本书,而是阅读之后无法真正领悟其深意。
《瓦尔登湖》的作者是一位性格较为偏执的个体,他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达到了的程度,这便是他思想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显而易见,他的内心世界与我们存在差异。
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普遍更加注重现实,为物质世界而奔波劳碌,这导致他们难以理解作者的心理状态。当部分人因财富的积累而进入叔本华所说的“无聊”状态时,他们渴望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大多数人在这一过程中并未真正领悟到精神富足的真谛,无法让内心世界变得充实。
人的生命中,本能与意识是两大重要的驱动力。在面对生存问题时,本能自然而然地占据主导地位。而当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在这一过程中,本能与意识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本能渴望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当本能得到满足之后,意识的强大却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到来。其实很多时候,意识只是在本能的短暂休息期中发挥作用。大部分人对于运用意识的能力相对薄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和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程度不一,他们很难用意识去约束本能。相反地,在本能的强大压力下,意识发挥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从某种角度而言,本能与意识之间是对立的。这种对立关系使得它们之间的“权力”难以自然交接,需要通过一定的力量去进行争夺。换句话说,许多人所期望的物质丰富后自然过渡到精神富足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幻想,其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一个人只有持续强化自身意识和理性的作用,持续与自己的本能进行抗争,才能逐步让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才能真正用理性去主导自己的行为。如此才能走向精神上的富足和真正的内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