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清明节450字左右作文


从9月10日至11月15日,一场盛大的展览仿佛为紫禁城庆生。展览期间,参观人数络绎不绝,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排队等候的情景。

据微博截图显示,这场一票难求的展览吸引了大量人群。在展览的最后一天,人们排起了长龙,等待着进入展厅,一睹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的魅力。

实际上,自展览开展以来,“人潮汹涌”已成为常态。早在11月5日,展览最后一天的门票就已经售罄,据媒体统计,仅用6分钟,所有门票就被抢购一空。

参观者从午门西马道进入展厅,沿着256米长的展线,可以领略到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变迁。此次展览选取了六百年中的18个重要历史节点,展现了紫禁城在时间轮回中的变化与不变。

西雁翅楼、午门正楼、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分别讲述了紫禁城从建设到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与格局变化,以及其对外开放的六百年历程。

展览共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450余件,其中包括明代宫城的琉璃构件、反映紫禁城宫殿格局的古画,以及紫禁城开放后的老照片和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卡的宫殿建筑全景模型等。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和五供是在养心殿首次大修时发现的。制作工艺已失传的符望阁漆纱也首次亮相,这是乾隆年间的纱窗,时隔二百多年后再次与公众见面。

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皇宫时的照片也在展览中呈现,成为这六百年历史的重要见证。照片中,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忙离宫前留下的。

回顾历史,95年前故宫的转变也值得人们回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故宫成为“网红”、展览备受追捧的起点应该是几年前的“故宫跑”。

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的开幕吸引了大量人群,人们为了观赏全卷《清明上河图》排起了长队。自此以后,故宫越来越受欢迎,展览需要预约才能观展。

虽然互联网并不是故宫博物院走红的起点,但数字时代确实为故宫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今在社交平台上,故宫的景色成为热门拍照地点,宫里的猫也拥有了微博账号。

然而回溯到95年前,故宫就已经是人们追捧的对象了。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昔日的紫禁城变成了博物馆。那时起,平民百姓得以进入原本封闭的皇参观古物。

在开院典礼后,观众开始在博物馆各宫殿中观赏建筑与古物。“熙攘熙攘”的人流展现了当时民众对故宫的热情。

数据显示在1925年的十月份仅仅几天时间里就接待了五万余名游客。

现在的紫禁城已历六百载风雨变幻但仍承载着历史的光芒与变迁的印记。无数的过往观众用他们来访的目光守护着这片皇宫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皇帝的历史以及六个世纪的历史文化演变。

近期结束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虽然落下帷幕但故宫博物院仍在社交平台上推出视频邀请网友“云看展”。通过此方式再次唤起人们对紫禁城的关注与回忆。

六百年后的今天紫禁城的故事仍在继续。

作者:XXX(此处使用真实姓名)

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并非原作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来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