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春分才算春天吗


“夜深人静,农夫唤妇起身,为春日播种忙碌。”在农历的某一日,正是北京时间3月20日的夜晚,悄然而至的是我国传统节气“春分”。此时的大地上,柳烟飘飘,草木繁茂,桃花,李白之花满枝头。

海报设计:宁静的夜晚

历史研究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环,也是春季的重要标志。每年的公历3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运行至黄经0度时,便进入了“春分”的节气。在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地球的赤道,使得南北半球的白天与夜晚几乎相等。此后,阳光的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长,因此古人亦称“春分”为“日中”或“日夜均分”。

“春分”不仅平分了昼夜,也平衡了阴阳。人们在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都应注重和谐与平衡。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与养生专家的建议表示,在仲春时节,肝气旺盛而肾气稍显不足。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助肾补肝、健脾和胃,以达到膳食的平衡。若食用寒性食物,应辅以温热的食品;若食用的食物,则应与滋阴的食物相搭配,力求调和五脏六腑,确保身体的正常运转。

春天虽到,但冷空气仍然会不时地出现,形成大风的“倒春寒”。随着阳气的生发,慢与传染病也易复发。公众在天气冷暖交替时应注意衣物的增减,保证三餐定时、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以达到身心的平衡,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精神调养方面,人们应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心态。善于沟通交流,避免抑郁、愤怒或过大的压力无法得到宣泄。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多去户外享受新鲜的空气,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放松身心。这样可以让肝气得到疏解和顺畅,让人们精神焕发地迎接每一个春天。 (作者:周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