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打版最新公式
近期,众多友人纷纷表示对于服装样纸的解读感到困惑。图上繁杂的符号,常常令他们感到头疼不已。确实,对于初涉此领域的新手而言,打板是一项颇具挑战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环。许多服装企业都将样纸视作之所在,更有大品牌花费十余年时间精细雕琢样纸的佳绩传为美谈。
日前,我曾分享了一段关于1:1打板的视频教程,此视频特别适合新手进行不严格的仿制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朋友发现,一旦涉及到稍复杂款式的服装,仿制起来便不再那么得心应手。若想让服装经得起细致的检验,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
一、购买1:1样纸。通过在纸上拓印、裁剪和车缝的方式来进行操作,但这种方法对款式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变化的空间。
二、耐心研习,自学看图技巧。这需要我们先了解服装的基本原型。
一、何谓服装原型?
在我看来,服装原型是在理想状态下,绘制出接近完美比例(而非真实)的标准化尺寸。这种标准化排除了如大胸、驼背等基础差异,看起来或许有些干瘪,却是看懂图纸和学会缝纫的基础,也是布料排布的基础(避免因不会排布而造成的布料浪费)。
二、常用图纸中符号的识别
这是一项基础但重要的知识,也是全球通用的“服装语言”。多加学习,反复记忆常用的符号即可掌握。若一时难以记住,不妨继续往下看,相信当您理解了原型图后,便能轻松掌握。
三、解读女装上衣原型
由于基本呈现左右对称的特点,因此在打板时通常只打一半(除部分不对称款式外)。在制图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如F或B的前片后片标识。
打板初阶:基础线条的描绘
在女装打板中,胸围和背长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尺寸。在理想状态下,人的胸围与其他尺寸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据此计算出理论上的数值。女装打板的过程往往从辅助线的绘制开始。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进入画辅助线的阶段,并以图片形式进行步骤讲解,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如前所述,打板时我们只绘制一半的图片,因此长度直接沿用原图尺寸,宽度则为1/2胸围加5cm的宽余量(宽余量是根据经验人为制定的数值,可以是任意正数或0)。这样的设计让衣物在穿着时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不会像泳衣一般身体。需注意,这里所提到的宽余量并非缝份。这两条线的含义您是否已经理解了呢?
这里需要掌握的第二个公式是:6/B+7。这条线代表胸围线,为未来的袖笼深线做准备,其位置大致在腋下处。
接下来是绘制腋下侧缝的辅助线。图中虚线带有弧度,是线等分符号。此图将宽度等分为两份,为以后的衣物前后片切割做准备。
再来看胸宽线(B/6+3)和背宽线(B/6+4.5)的绘制。由于女性胸部的凸起使得胸前曲线长于笔直的背部曲线,因此胸宽线较背宽线稍长。但在实际打板过程中,需根据具体尺寸(如驼背情况下的背宽线调整)进行适当调整。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读完上述内容后,不知您是否已经掌握了之前的描红部分?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继续分享内部轮廓线的绘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