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南山风景区简介
这里是森林公园,也是一处4景区,被誉为“城市山林”的胜地。这里的美景如同一幅画卷,群山环抱,古木苍翠。这里有清泉可以饮用,有深邃的等待你的探索,有盛开的花朵供你欣赏,有鸣鸟让你聆听。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因此被誉为“文化之山”。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这个景区的怀抱。
这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之一便是招隐山。招隐山原名兽窟山,因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拒绝出任而得名。戴颙擅长丹青,雕刻造诣颇深,更精通丝竹,能作曲,他的作品广为流传。他一生坚守隐居生活,不愿涉足。
据传,东晋时期的法安禅师初到此山时,曾面临饮水难题,而虎却为他刨出此泉,解决了他生活中的困扰。
再来说说竹林寺,其本名夹山不见寺禅院。该寺由东晋法安禅师始建,历经沧桑,虽已颓废已久,但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在明末崇祯年间,林皋大师在此搭建草房,经过两年的独居创建,竹林寺成为了镇江南郊的著名古寺之一。其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至今已有超过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到了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时亲书寺额。而后的雍正年间,皇帝下令重建竹林寺,规模宏大,殿宇多达二百五十九楹。历史上的竹林寺并非一帆风顺。咸丰六年,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毁损严重;咸丰八年虽由和尚雪峰仿旧寺重建,但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再次遭受。直到同治三年,和尚旭雯带领徒弟们回山修建,虽然规模已大不如前,但依然依山而建,古木参天,曲径通幽。
然而对于南山景区的整体观感来说,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进入城市山林这一部分,地面散落的枯叶和修剪不周的树木给人一种落败的印象。许多建筑物虽为原址新建,但内部展品稀少,甚至很多地方空空如也。景区的三个部分并不集中在一起,很难让会到历代名人诗句中所描绘的情景。此次镇江之行最后一站的感觉并不尽如人意。
虽然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景区的维护和规划还有待加强。希望未来这里能够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