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养和培养有什么区别


关于孩子的教育,始终是社会乃至每个家庭极为关注的话题,其核心在于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影响因素。怎样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已成为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进行时·巾帼篇》本期节目有幸邀请到了大理市下关八小的副校长、大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李晓梅女士,她将与我们一同探讨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要性。

李晓梅女士,大理市下关八小的教育先驱,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和普及,以专业和热情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她认为,孩子的教育就像光合作用一样,需要光照、二氧化碳和水。这里,老师是阳光,给予孩子知识和能量;同伴关系如同二氧化碳,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成长视角;而家长则是生命之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源泉。

老师是专业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智慧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李晓梅女士曾在学校主讲过一节名为《学生心中的指引之光》的课,她鼓励老师们成为积极向上的向日葵,不断吸收和散发光源,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同伴关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从不同的同伴中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学校里有专业的老师引导花朵成长,教他们如何处理好同伴关系,使其成为成长中的良师益友。

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李晓梅女士比喻家长如水,水的性质千变万化,可能是宽容、关爱,也可能是放养、溺爱。她强调,“术业有专攻”,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够恰当,可能会让孩子觉得难以。家长需要重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在日常教育中,李晓梅女士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她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够认真负责,即使孩子资质一般也不会太差。反之,如果家长采用随意的教育方式,即使是天资聪明的孩子也可能会起伏不定,甚至走向极端。

巴金曾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李晓梅女士非常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她提出,幼教注重生活习惯,小学教育注重学习习惯。她强调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是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在孩子初入学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对孩子的家庭和谐以及学习热情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李晓梅女士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这既是礼貌的表现也是专注力的体现。能够专心听他人叙述的孩子通常有一颗安静而思考的心。其次是要鼓励孩子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的思维条理会非常清晰,也能培养出强大的内心和自信。

阅读是另一个重要的好习惯。李晓梅女士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她建议从绘画读本开始逐渐引导孩子读名著。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阅读和编故事的经验,这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为将来的阅读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本技能方面,写字是入学后的一个重要技能。李晓梅女士强调写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内心的宣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写并与之分享思想动态。

她进一步指出,一个好的习惯能带来好的个性进而影响命运。因此作为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并优化自己的言行作为榜样。要让孩子快乐成长首先要做好陪伴和培养工作才能进一步引导和提升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发展。

李晓梅女士一直鼓励孩子们尝试各种兴趣爱好并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技能进行训练如游泳和散打等生存技能的培养同时尊重孩子的选择留下她最喜欢的街舞和啦啦操等项目让她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和提升自己街舞技能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鼓励和认可她的努力让她有更多的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尝试和挑战新事物如体育项目等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分数何乐而不为呢?

1月6日9:00—10:00大理市融媒体中心的大理广播电台FM99.9将播出《城市进行时·巾帼篇》节目邀请李晓梅女士与您分享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要性共创孩子美好未来!

《城市进行时》节目组编辑:赵蕊 李吟雪 杨妍 陈琳玲 值周:胡亚玲 主编:李胜 赵蕊 总编:罗宗雄 共同为家长们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