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至2017你有一封信


在这一周里,金融市场见证了如金融、地产、钢铁等被低估行业的复苏,让许多坚守低估值策略的经理再次感受到了内心的喜悦。大多数时间,这些“坚韧的长跑者”承受了外界难以理解的挑战和煎熬。

内在面临规模增长的挑战,外部则受到排名压力的困扰。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动摇”,承受净值下跌和规模缩水的双重压力?还是适时调整策略,追逐热门赛道和高估值的机会?

回顾2016年的一个媒体策划,我们梳理了自2012年以来的“超级牛股”,如网宿科技、三聚环保、老板电器等,以及背后坚守的经理。时过境迁,这些曾经的明星股票大多已失去昔日的光环。

以网宿科技为例,2016年9月22日的收盘价为67.93元。尽管当天股价有所回落,但这并不妨碍网宿科技在过去三年九个月里实现了1688%的累计涨幅。在过去的五年里,其股价表现却起伏不定,目前较2016年的最高点已跌去超七成。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股票上,如三聚环保、老板电器等。这些股票曾经的“高光时刻”已经留在了过去,而现在的市场对他们却是不再那么友好。洲明科技和老板电器的情况稍好一些,但过去五年基本处于盘整状态。在我们分析的八只股票中,只有欣旺达一只仍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整体命中率仅达12.25%。

再看那些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的和经理,他们的投资策略又是如何呢?他们是否真的长期持有这些股票,还是只是因为某些年份的巧合而选中了这些?

以傅鹏博为例,他的兴全社会责任混合曾在2014年一季度首次将网宿科技纳入重仓股之列。然而到了2017年,网宿科技便从他的投资视野中消失,再也无法找到这只股票的任何踪迹。

同样地,兴全全球视野也曾是网宿科技的忠实拥趸者。然而在2016年三季报中,这家公司已彻底从这只股票中撤离。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当一只牛股的股价开始下跌时,经理是否还会继续坚守?

"宁可在高估值的新赛道里寻找机会,也绝不在旧周期中等待估值回归的渺茫希望!"这是一家A经理在二季度决策时的明确态度。他们不再只关注传统价值和低估值投资策略。相反地,他们更愿意在新的热门赛道中寻找机会。

A经理的投资风格一直以稳健著称。然而在去年的某个时候,他顺应市场趋势,果断地清仓了贵州茅台等白酒股,并加大了对宁德时代的投资力度。他的这种灵活变通为他的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和规模增长。

在B经理的案例中,她也以独特的策略在A股市场中取得了成功。她管理的文体产业在短短时间内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她虽然未给自己贴上特定的投资风格标签,但却以不拘一格的投资策略为她的带来了业绩和规模的双增长。

在当前的行业中,谁能更早地把握市场趋势并做出决策往往能获得更好的业绩和规模增长。这既是经理们的务实选择也是公募行业简单粗暴考核下的生存悖论。当勇于“破旧立新”时他们便能享受业绩与规模增长的双重嘉奖谁还会坚守陈规陋习承受估值回归的漫长煎熬?

回首过去我们看到了市场的起伏变化和经理们的不同选择。无论是坚守还是变通都体现了他们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也给投资者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在投资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在市场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