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红旗手主要事迹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表彰了一批杰出女性。其中,一位来自宜宾市屏山县的普通农村女性,以其坚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人群中显得尤为突出。

她叫潘远香,尽管因病导致双下肢瘫痪,但她却用自己的双手“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赢得了人生的尊严。

潘远香:身残志坚的创业者

潘远香,1980年出生,年幼时因病误诊,导致她自3岁起就只能终日坐在箩筐里。这并没有她。23岁时,她独自前往城市,历经乞讨、打工、上学和工作,最终用自己攒下的第一桶金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尽管在养殖业中遭遇了禽的打击,但她并没有放弃。回乡后,她决定养牛,即使只能匍匐前行,她也决心要为自己开辟一条出路。“我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我的头脑是清晰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通过努力达成!”

2013年,潘远香拿出40万元,从辽宁买回42头牛开始建养殖场。她亲力亲为,从买材料、建厂房到和工人一起劳动,一切都亲自动手。由于选种不当、称重不准确以及中间人的差价问题,她的初次投资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回报。

但潘远香并没有被困难击倒。2014年,她再次筹集70多万元购买了更多的牛,并建立了屏山县犇犇肉牛养殖场。这一次,她成功了,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0多万元。

“娘家人”助力致富路

屏山县残联赠送了一台电动轮椅给潘远香,让她能够更自由地活动。县残联还为她申请了路面修补和平整,方便她轮椅出行。还为她购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申请了全额补助“新农合”,并发放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为了帮助潘远香减少养殖风险,县残联还协调畜牧局为她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并助其申报了“能繁母牛”项目补贴。县残联和市残联向她的养殖场发放了创业扶持金和残疾人企业发展资金。这些资金帮助她解决了引进优质肉牛的难题,并购买了农业性保险和意外商业保险。

带领乡同致富

随着犇犇肉牛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潘远香也有了新的目标——带动乡亲,特别是跟她一样的残疾人共同致富。她采用“养殖场+残疾人或农户”的合作模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养殖经验。在她的带领下,富荣镇、大乘镇等乡镇的23名残疾人发展了肉牛养殖业,每户年增收超过万元。她还跑银行、合作社争取支持,并购进加工饲料设备自己加工饲料,吸引了40多家农户加入她的养殖大军。如今她的肉牛养殖销售额已经达到了500万元。

潘远香的肉牛专业合作社成立

如今潘远香的肉牛专业合作社已经正式成立她不仅带领着乡亲们走上了“养殖场+养殖户”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还计划建一个肉牛屠宰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直接面向市场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