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心得体会2000字
宋洸
地方发展及招商引资是推进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尤其在地理位置相对内陆,经济基础稍显薄弱的地区,提升传统产业的品质,促进新型工业快速前进,使经济总量大幅攀升,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需依赖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的有力支撑。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扩大招商成果,已成推动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针对此议题,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我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方法的创新同样不可或缺。招商引资的方法创新应围绕“人”这一核心因素展开,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力量。虽然过去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全民招商、小分队招商、项目库招商等,但实际效果有限。今后应更注重抓住和准确把握主要矛盾,例如与企业决策者建立情感联系,搭府与企业决策层的桥梁,寻找共同的价值理念,制定共赢的方案。部分地区通过聘请经济发展及招商顾问的方式,实行“纽带招商”,在捕捉招商信息、项目对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机制的创新也是关键一环。要有效落实依法行政的理念,确保各主体法定责、权、利得以充分实现。过去“唯招商而招商”的工作方式了工作的不成熟,遗留了许多问题。创新和健全招商机制应重点把好项目评审、合同执行、引导三个关口。特别是要规范招商合同履约,严格刚性约束和条款兑现,保障各方权益。
环境的创新同样不可忽视。优化招商环境、促进项目落地是各级的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权力、部门利益与改善招商环境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主要源于行政的力度仍需加强。部分地区通过开展开发区行政,如“一权两制一司”模式,赋予了县级开发区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了高新区的发展活力。但优化环境不仅仅是的无限度让步,更重要的是投资软硬环境的持续改善,如基础设施的完善、社会治安的稳定、金融服务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等综合条件的提升,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尊重商业、亲近商业、安定商业、富足商业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