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年史上最早春节
《甘肃非遗春节盛宴》
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春节期间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在线上的“村晚”活动中,甘肃的精彩被“非遗过年”这一特别的形式演绎得淋漓尽致。春节假期里,陇原的群众们通过线上平台,共同参与这场文化盛宴,与全国的网友们一同欢度新春佳节。
“非遗过大年”活动让春节充满了“年味儿”。甘肃的非遗资源丰富多样,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等三个项目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级、省级以及市州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也十分可观。
在春节期间,甘肃省的文旅部门及非遗保护机构积极参与了多项活动。其中包括“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以及“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的线上线下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非遗宣传、展示和体验交流等形式,既推动了非遗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也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味道”。
天水市在线上集中展示了天水皮影戏、糖画、线材编织、八大碗、麦积挂面、天水花灯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网友们一同在“云端”欢度非遗大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定西市也举办了新春民俗剪纸精品展,为群众们送上了一份丰富的节日文化大餐。
而由省文旅厅主办的甘肃省线上“村晚”文艺活动展演更是广受百姓欢迎。这场活动从1月14日至20日,分五期集中展示了77个“村晚”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既突出了地域特色,又体现了时代风貌,形式多样,涵盖了戏曲、舞蹈、小品、器乐等艺术门类。通过“云”上的艺术盛宴,将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落到实处,营造出了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