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为什么没有
一、产后未能及时实现“三早”原则
宝宝刚刚踏入这个世界时,妈妈的母乳往往显得较为稀缺。宝宝的胃囊其实是很小的。如果及时实施“三早”——早、早接触和早开奶,那么就能有效刺激母乳的,促使乳汁越来越丰富。反之,如果在此时给宝宝喂养奶粉,宝宝对妈妈的便会减少,妈妈的会认为不需要生产过多的乳汁,从而调整降低产量。
分娩后的半小时内,只要妈妈的身体状况允许,一定要开始母乳喂养。宝宝的及时可以刺激妈妈的脑垂体释放素,从而促进乳汁的。这对初次生产的妈妈来说尤为重要。一旦成功激活机制,形成良好的循环,那就意味着哺乳之路已成功了一半。
二、过早使用奶瓶
在宝宝还未养成母乳喂养的习惯时,就过早使用奶嘴或频繁使用奶嘴,可能会导致宝宝逐渐失去对亲喂的兴趣。还可能出现衔乳姿势不正确、混淆等各种问题。由于奶瓶喂养相对轻松,也容易导致过度喂养的情况出现。
三、妈妈哺乳信心不足
产后,妈妈们在适应新角色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很多细节都需要适应。加上激素的剧烈变化,有些妈妈的情绪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这个时候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很容易陷入低落情绪,进而影响乳汁的。
四、哺乳姿势不正确
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会让宝宝费力,效率低下。如果宝宝的方式不对,没有正确及大部分,也容易使受伤。长时间的疼痛加上乳汁无法有效,可能会导致奶量减少。不正确的姿势还可能引发堵塞、妈妈腰酸背疼等问题。
五、产后饮食过于滋补,营养摄入不均衡
很多妈妈在产后为了催乳,会尝试各种催乳汤。喝下去的往往是脂肪而非营养,这不仅不能催奶,还可能使乳汁变得更加,导致管堵塞。宝宝的胃也无法承受过多的油脂,可能会引发脂肪消化不良性腹泻。建议妈妈们产后饮食均衡,少食多餐,多补充优质蛋白、富含钙、铁、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六、缺乏休息,错过高峰
无论是顺产还是产,都会消耗妈妈们大量的体力。产后需要充足的休息!如果夜间没有及时进行哺乳,可能会错过高峰,影响奶量。
七、采用错误的催乳方法
有些妈妈相信“不通”是不足的原因,于是寻求不专业的催乳师进行疏通,或让家人使用不当手法,这可能会造成伤害。真正的母乳喂养指导师拥有认可的职业资格,并采用专业手法进行乳汁移除,以达催乳效果且不会增加疼痛感。
八、错误地认为应该“攒奶”
乳汁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宝宝频繁且有效地以刺激母体催乳素和催产素。会越吃越多。如果试图将攒在一起再给宝宝吃,反而会抑制乳汁的生成并减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