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为什么开得慢
宝妈孕育新生命的旅程,是一段既辛苦又充满期待的旅程。人们常说,十月如同一场漫长的等待与呵护,而分娩那一刻的痛苦更是被广泛形容为“遭”。实际上,宝妈顺产的体验与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关。
有些宝妈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子迟迟未全开,最终不得不选择产。但也有些宝妈的生产过程十分顺利,仿佛“像上厕所一样轻松”,遭受的痛苦时间相对较短。同事阿玲的二胎生产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阿玲在怀二胎时,面临着头胎生产时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原来,她第一次生产时开启较慢,产程过长,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当时医生解释,这是由于阿玲骨架较小、胎儿头围较大导致的。这让阿玲在二胎时同样心生恐惧,担心重蹈覆辙。
分娩那一刻来临,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降生,阿玲对此感到惊讶,同时也觉得这次“卸货”过程比头胎轻松许多。经过医生的解释,阿玲了解到这次产程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二胎宝宝的头围较小,加上她的产道已经相对“松弛”,使得胎儿更容易通过产道。分娩时间缩短,阿玲也减轻了痛苦。
那么,要想让分娩过程不那么“遭”,有哪些因素起作用呢?产科医生指出,符合以下三点可能有助于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痛苦:
首先是孕妈的耐受度高、痛感低。有些孕妈天生具有较高的疼痛阈值,即使面对分娩时的疼痛也能轻松应对。有些孕妈产道周围的分布较少或不太敏感,传递的痛感较弱,使她们在分娩时感受的痛楚减少。这两种情况都能让孕妈更专注于生产,加速产程,减少“遭”的感觉。
其次是孕妈的骨架大小与孩子头围的关系。老话说的“屁股大,好生娃”确实有一定道理。孕妈骨架大、个子较高时,间距较宽,有利于胎儿从中顺利脱离出来。孩子头围较小的话,就不容易被孕妈“卡住”,更容易从母体脱离,从而缩短产程。
最后是孕妈在孕期的锻炼情况。经常锻炼盆底肌对生产具有诸多好处。可以增强肌肉的弹性,有利于孕妈在分娩时充分打开、加速分娩。提高孕妈的宫缩力,让更有力,从而缩短产程。强有力的盆底肌还可以缓解胎儿对的,缓解孕妈漏尿的症状,让孕妈更专注于生产。
生孩子是否“遭”与孕妈的耐受度、骨架大小、孩子头围以及孕妈锻炼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孕妈也不必过于追求发达的盆底肌,适当的锻炼就足够了。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