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与独创作文800字


编者按: 探索高考作文的精髓与艺术,教育报课程特邀资深语文教师撰写示范作文,以期为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在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引发广泛关注之际,我们一同探讨如何撰写佳作,如何提升考生的写作水平。

■ 作文创作指南 老师来示范·全国甲卷

在《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幕,贾宝玉以其独创的“沁芳”题对额,展现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情境理解能力。这启示我们,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独创性胜过移用,更胜过化用。

移用虽可暂时满足合情合境的需求,但长此以往,语言的生命力和发展将受到限制。化用虽展现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旧有框架内的微调。相较之下,独创则是对具体情境的深刻洞察与思考的结果。

不仅文学如此,书法、美术等艺术形式亦然。王羲之的书法婉若游龙,赵孟頫的画作厚实质朴,这些艺术大师都是在移用、化用的基础上,最终自成一家。

科技领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若企业仅满足于技术的移用或化用,而缺乏真正的创新,则难以实现长远发展。以芯片问题为例,部分企业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导致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而华为等企业则注重技术研发,坚持自主创新,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那么,如何实现独立创新呢?博学多识是基础。贾宝玉的厚积薄发离不开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阅读。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正如鲁迅所言:“文艺是新的文艺,人就会成为新人。”科技发展亦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从高铁、桥梁到九章计算机、北斗导航系统等高科技领域,无不体现了人的智慧和勇气。正如《大学》中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于中学生而言,想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同样需要积累知识、借鉴他人、独立思考、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