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日记清明节


当前时光流转至2024年的3月31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周日。

天空如洗,清风和煦。虽然昨夜辗转反侧,在凌晨两点才得以安眠,但今晨五点已从睡梦中苏醒,只得到了三个小时的浅睡时光。

家人们在先前与我商定,今日上午共赴先母的坟前,为她上香祭祀。

先母因突发脑梗并伴随甲染,在医院经过半个多月的昏迷与未进食的日子后,于2024年1月31日辞世,享年八旬。

她生前独居,而我则每周前来为她料理日常起居,无论是沐浴、清洗衣物还是家居清洁,我均会亲力亲为。

偶尔父亲会来此小住,陪伴她一段时间。但父亲仍喜欢在老家种菜,多数时间他都是自给自足。

哥哥则显得较为疏远,一年内亲自探望母亲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使母亲拨来电话,他也总是有借口回避,诸如接孙子去上学之类的事情时常成为他的理由。

在期间,哥哥也经历了一次脑梗的折磨,但由于年轻,恢复得很快。然而出院后,他变得格外小心谨慎,对自身健康倍加珍惜。

哥哥的家庭中的影响力颇大。哥哥在许多事情上都会看的眼色。当全家人都高兴时,家中氛围便显得和谐。

这些年里,他们的疏忽让母亲感到孤单。如今虽已离世,但哥哥对母亲的祭拜频率却有增无减。

然而我仍不时陷入疑惑,他们生前未曾常伴左右,何以母亲离去后才显现孝心?

是否过去繁忙、现在有了闲暇?或是健康时忽视、此刻开始重视保养?若在母亲生前我们能悉心照料、及时治疗,或许能留住她的陪伴。

当母亲还在住院期间,我曾提议转至三甲医院治疗。但父亲和哥哥均持反对意见。我和弟弟虽在医院守夜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却因缺乏决策权而倍感无力。

记得父亲曾言:兄弟间要有长幼有序,需听长者之言。

则担心转院途现意外而影响到家宅安宁。

父亲也表示即使母亲治愈了也只是个植物人,无法自理,会成为子女的负担。

因此他们在母亲尚在医院时便开始安排后事事宜,包括购买棺材和墓地等事宜。

当时我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照顾母亲中。对此我深感自责没有能更细致地照料她。

为即将失去母亲的未来而感到惋惜。

对于家庭间的意见分歧我也感到失望。

是非对错似乎难以明断。或许只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努力的方向各异、所导致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吧。

对此我深感无助与绝望。

我为自己无法挽留住母亲的离世而感到深深的悲痛。

曾经我认为只要在世时尽孝心便足矣。但母亲去世后我仍记下了所有应祭奠的时刻。

这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自己情感的寄托。

看到哥哥一家对上坟的重视我也逐渐放下了抵触心理选择宽容接纳。

既然他们生前未能尽孝床前一杯水那就在坟前献上万堆灰吧。

————————————————————————————————————

这是我坚持在头条写日记的第六篇尽管困意袭来仍坚持完成。

即将到来的四月天人间四月花红柳绿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