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锌的作用及功能
各位农业伙伴们好,今日我们深入探讨作物所需的重要中微量元素:钙、镁、硼、锌和铁的作用及其效果。众多蔬菜类、瓜果类以及花生等作物,都离不开这些关键的中微量元素。它们在作物中的应用广泛,有助于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细胞,以及糖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与运输,同时还能促进果实等积极效果。
1. 钙的重要性
钙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元素。对于各类蔬菜、瓜果及花生等作物而言,钙的充足供应对于促进根系生长、细胞以及糖分和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至关重要。钙还能提升果实的品质,如改善口感、提高糖酸比、增强维生素含量等,并增强果实的外观如光滑度和颜色均匀度,从而减少生理病害及果实裂果等问题,延长储存期限。
若作物缺钙,将导致如苹果苦痘病、梨子水心病、不耐储运等问题。而在幼果期开始补充钙质,能显著提高苹果、梨子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苹果的产量可增加25%-60%,同时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也会有所提升。
2. 镁的角色
镁是构成植物叶绿素的核心成分之一,与光合作用、镁的活化以及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在生长初期,镁主要存储在叶片中,而到了结实期则会转移到果实和种子中。若植物缺镁,其体内代谢将受阻,对幼果期的果实发育和种子的成熟产生较大影响。
当作物缺镁时,叶绿素含量会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受阻,进而影响果实的、着色和增甜等过程。
3. 硼的作用
硼是所有作物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尤其在促进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硼有利于果实皮的光滑细腻,减少粗糙和凹凸不均的现象,同时还能促进树梢的萌发和花芽分化,增强树势和营养积累。硼还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旱性以及细胞的和伸长。
4. 锌的重要性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影响着生长素的合成。当作物缺锌时,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会减少,导致生长停滞和植株矮小。锌还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和许多酶的活化,对光合作用产生广泛影响。
例如,果树缺锌时会出现小叶病等症状;玉米缺锌则可能导致秃尖;水稻缺锌则会出现僵苗现象。
5. 铁的必要性
铁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并参与叶绿素的形成。尽管叶绿素不含有铁,但缺绿的叶片往往与铁的缺乏有关。
铁还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过程。缺铁会影响植物的生理活性以及养分吸收和生物固氮等过程。
据调查显示,部分农民在施肥时仍采用传统的观念,过度依赖复合肥而忽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这种施肥不均衡的状况限制了作物产量的提高并可能导致缺素现象、抗性下降及病虫害增多等问题。
经过多方面的实验验证,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钙、镁、硼、锌和铁,不仅能够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还能确保镁、铁、锌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这有助于作物的营养均衡、抗病抗逆能力的增强以及健康生长。我们建议农户朋友们在为作物施肥时,不仅要关注水稻等作物,还包括其他如柑橘、苹果、葡萄等作物,要注意均衡补充营养以实现提质增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