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一、电的基本知识

1.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是指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电中和都是电子的转移现象。

2. 两种电荷

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时,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 验电器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的原理是基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当待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如果金属箔片,就说明该物体带电;如果金属箔片不,就说明该物体不带电。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物体带何种电。

二、电流

1.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而在酸、碱、盐水溶液中,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也形成了电流。要得到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并且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2. 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因此不容易导电。

三、电路和电路图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元件所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是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设备,它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导线用于传输电能。开关可以接通或切断电路。电路图是用特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各元件连接情况的图。还介绍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以及短路和局部短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