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为什么长脂肪颗粒


有些人对眼霜赞不绝口,有些人却深感困扰,声称一用就长“脂肪粒”。眼周肌肤的敏感与脆弱让人在是否使用眼霜之间犹豫不决,不用又担心眼周干燥,容易滋生细纹。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脂肪粒”的困扰并不罕见,甚至小婴儿也可能出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令人好奇的现象。

“脂肪粒”究竟是何方神圣?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称之为“脂肪粒”,但在医学领域并没有这个名称。它的学名为“粟丘疹”,挤出的内容物通常为白色或淡乳状物或颗粒物。粟丘疹是一种浅部角化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像米粒一样埋在皮内,眼睑、鼻子、脸颊、身体甚至外器都可能出现。

粟丘疹分为自发型和继发型两种。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自发型的可能与遗传、日照等因素有关。继发型则常出现在烧伤、水疱性疾病、激光治疗、外伤或某些物使用之后。

关于某红书推荐的神奇膏

某红书上推荐了金霉素眼膏,声称只需涂抹几次便可让“脂肪粒”消失无踪。但实际上,金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脂肪粒”的发病机制并非细菌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不奏效。

如何应对“脂肪粒”

“脂肪粒”并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对生活没有影响,可以选择不处理。但如果你介意,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新生儿的“脂肪粒”多数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2. 成年人部分“脂肪粒”也会自行消退。

3. 外科手术: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挑破或割破脂肪粒表皮,挤出内容物。

4. 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灼烧开放表皮,挤出内容物。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

5. 外用维a乳膏:此方法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维a乳膏具有刺激性,且需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