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越挠越舒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关于“脚气越挠越舒服”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脚气(足癣)本身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其典型的症状包括:

1. 瘙痒: 这是最主要的症状,瘙痒感可能非常剧烈,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或夜间。

2. 皮损: 瘙痒剧烈时,患者会忍不住去抓挠,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甚至继发感染和化脓。

为什么会感觉“越挠越舒服”?

暂时缓解瘙痒: 抓挠动作可以暂时刺激皮肤,阻断瘙痒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让患者暂时感觉瘙痒有所减轻。这种短暂的“解脱感”可能被误解为“舒服”。

心理因素: 长时间剧烈瘙痒会让人非常烦躁和焦虑,抓挠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安抚行为。当瘙痒暂时缓解时,伴随着的是心理上的放松,这种感觉可能被描述为“舒服”。

错觉: 实际上,抓挠行为本身并不会治疗脚气,反而会加重病情。它可能只是暂时掩盖了痛苦,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舒服”或“治愈”。

为什么说这并非“舒服”?

加重损伤: 反复抓挠会严重损伤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变薄、破溃,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使脚气问题更复杂。

传播真菌: 手在抓挠后,真菌可能沾染到指甲缝、手部皮肤,甚至传染给家人或其他身体部位。

持续痛苦: 虽然有短暂缓解,但抓挠后的皮肤损伤本身会引起新的不适,而且如果不治疗,脚气的瘙痒和皮损会反复发作,长期困扰。

正确的做法是:

1. 及时就医: 购买抗真菌药物(如外用药膏、喷剂)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药物,彻底治疗脚气。

2. 避免抓挠: 尽量克制抓挠的冲动,可以用冰袋冷敷或涂抹止痒药膏来暂时缓解瘙痒。

3. 保持清洁干燥: 勤洗脚,保持脚部干燥,穿透气的鞋袜。

4. 注意卫生: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鞋袜等个人物品。

总之,“脚气越挠越舒服”是一种错觉,频繁抓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积极寻求正确的医疗治疗才是解决脚气问题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