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为什么说宝玉恨她


红楼梦中,史湘云再度造访,仍旧寄居在黛玉的香闺。时至二更,宝玉相伴送她们归去后,仍心怀话语未尽的余韵。经不住袭人几次催促,宝玉方才安睡。然而黎明破晓时分,宝玉已然轻装简行,匆匆赶往黛玉的闺房。此时黛玉与史湘云尚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宝玉眼含笑意地看着史湘云微露的臂膀,体贴地为她覆上一床温暖的被子。黛玉的耳边传来细微的响动,便知是宝玉的到来,二人间的默契不言而喻。

宝玉让史湘云为他编织发辫,这一请求如同打开了时光之门,唤醒了湘云的童年回忆。回想黛玉尚未入住荣国府时,史湘云与宝玉同在贾母膝下承欢,宛如青梅竹马。然而当史湘云返回史家后,宝黛与贾母同住,感情日渐深厚。湘云深知宝玉的小儿情态,比如他对胭脂的钟爱,为此她也多次善意地提醒。这次见宝玉又欲取梳妆台上的胭脂,她本能地挡下,轻敲两下桌面示意提醒。

湘云为宝玉梳好辫子后,宝玉便用她的洗脸水随意洗漱。正当袭人进入房间,看到宝玉已经整理完毕,她不禁心生怨气转身离去。

很多人揣测袭人的生气或许源于嫉妒之情。的确,袭人与宝玉已有亲密关系,她自然会对其与黛玉及其他女子的亲近产生微妙的醋意。然而深入分析,袭人的愤怒并非仅因醋意而起。实际上,袭人生气的原因在于宝玉的行为缺乏规矩。宝玉虽已十二三岁,在古代社会这个年龄段的男子需要遵守严格的礼仪规范,男女有别已成为不可逾越的界限。但宝玉却拒绝长大,依然保持着童真的心态,对于礼教显得毫不在意。

宝钗与袭人一样,都是礼教的坚定守护者。在她们眼中,宝玉的行为显然不合乎规范。袭人的担忧在于,即便姐妹们相处融洽,也需要保持适当的分寸,不可逾越界限。她认为宝玉的行为是对礼教的,因此劝诫他要守规矩。

宝玉的单纯与拒绝长大在袭人眼中是无分寸、不懂规矩的表现。尽管袭人是宝玉的丫鬟,即便将来成为姨娘,但在礼教的框架内,她仍需恪守自己的身份。袭人的醋意并不合情理,也不符合规矩。但她出于对宝玉未来的考量,仍然选择劝诫他遵守规矩。

此次事件中,袭人的愤怒情绪溢于言表。她不理会宝玉的辩解,坚称他如今已不需要自己的服侍。面对此景,宝玉感到与不解。在他看来,他与黛玉、湘云之间的交流并无不妥之处,无法理解为何袭人会如此生气。屋内的小丫头四儿却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吸引了宝玉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