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为什么不能横着放


器晤 3N3N

东亚地区的进食具中,筷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关于筷子在古代的使用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并不多。本人对筷子放置方向的历史变迁颇有兴趣,这一变迁体现了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变革,也展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餐案上筷子的放置有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虽然相关文献记载较为缺乏,但大量考古出土的图像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让我们能清晰地观察到筷子由汉代时的纵向放置,经魏晋隋唐时的横向放置,再到宋代恢复纵向放置的传统。从海东的日韩地区至今仍然维持的纵向与横向放置筷子的传统,推测它可能是承自隋唐或稍早年代的传统。

1、我们如何放置筷子

筷子在古代被称为“箸”,也有其他不流行的名字。在古代文献中,我们不容易发现它的踪迹,因此关于它的研究主要依据考古提供的实证资料。

我曾在30多年前对古代的三类进食具,即筷子、勺子、叉子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并考证了筷子的创制和历史变化。所依据的主要是考古资料。尽管有了这样的基础研究,但有些具体问题依然存疑。例如,从考古获得的图像资料来看,古代筷子在食案上的放置方向有明显的时代区别。

我每次旅行时,都会有一种好奇心去观察餐桌上的筷子摆放方式。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偏好,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像我一样的人。

现实中,我看到了餐桌上的不同风景。在日本世界遗产歧阜县白川乡的农家乐里,虽然老传统席地而坐,餐具摆在席子上,中间大盘中的小盘盛着菜肴,周围是空着的饭碗,碗上放着方向不一的筷子。用餐的环境维持着传统方式,但筷子的摆放却自由得没有了规矩。

参观大坂国立民俗学博物馆时,见到小餐桌上横置着筷子和勺子,这也是传统的展示。这种放置筷子的规矩不仅收藏在博物馆,日本人在进餐时大多也保持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

2、筷子横向放置传统

日本以及韩国的横置筷子的传统,据说是由唐代的遣唐使带回的。我们现在虽然大多将筷子纵向放置,但在唐代却是将筷子横置在餐桌上。在许多古代壁画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

如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中,描绘了贵族少年在快乐地享受美食的场景,偌大的餐桌上摆满了佳肴。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们面前的餐桌边缘横放着筷子和勺子。这是唐代餐具的惯常摆法。敦煌壁画上也有相同的例证。

关于横向放置筷子的用意并不清楚。横放自然是放在桌面上,放在碗上则显然不合适。唐代的一些文献中对筷子的使用也有相关记述,如“横箸在羹碗上”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

紧接着大唐,在北方兴起的大辽似乎也受到大唐文化的强烈影响,使用筷子和勺子也是横置。如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墓出土壁画上有一幅《备宴献食图》,描绘了一位端食盘的男子,盘中横置筷子和勺子。

3, 筷子纵向放置传统

唐代以前如汉代使用筷子的情形在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考古提供了答案。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经常可以见到宴饮场景, 宴饮者面前的食案上纵向摆放着筷子和其他餐具。这些筷子都是纵向摆放在食者面前, 似乎没有例外。在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 也时常见到宴饮场面, 当然也有刻画的筷子。这些汉画属于东汉时期,表明汉代人用筷子遵守着纵向放置规矩。推测战国时代可能已经有了纵向放置筷子的传统, 汉代人继承了前代的规矩。

不过到了魏晋时代, 筷子由纵向转为横向放置完成了转变。甘肃嘉峪关发现的一批魏晋时代的墓室砖画上, 有不少宴饮图, 描绘了清晰的执筷或置筷图像。从画面可以看出, 筷子是横放在餐案边或手持的。这样的转变一直延续到唐代, 成为了一种传统。

五代至宋时, 筷子又回归至纵向姿态了。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名画上都有纵向放置筷子的画面, 这证实了宋代时筷子由横向到纵向的放置方向转变已经完成。此外, 在一些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上也发现了相关的证据, 表明纵置筷子成为习惯, 从古代到现代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 。

我们在唐代以后改变了过去横置筷子的传统, 但日本并没有改变, 现在到日本还可以感受到唐代的用餐风尚 。宋代以后, 纵置筷子成为习惯, 从古代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上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