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在砌体结构中为什么要设置构造柱(详细资料介绍)

关于构造柱设置部位的详细说明
在建筑工程中,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施工单位都会询问关于构造柱的设置问题,其实,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都有详细的体现。为了确保填充墙的安全,根据要求适当设置构造柱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置部位:
1. 纵横墙相交处是设置构造柱的常见部位。
2. 当墙段两端都有洞口,且墙长超过3米时,应在墙段中部增加构造柱,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3. 对于带形窗的窗下墙,如果间距不超过2米,一般需要在悬臂墙不稳定的地方设置构造柱进行拉结。
4. 当窗洞宽度大于2.4米时,窗下墙中部也需要设置构造柱,间距同样不超过2米。
5. 门、窗洞口的宽度如果达到或超过0.9米,两侧应设置构造柱。如果洞宽小于0.9米,可以考虑设置边框。
6. 对于两相邻的门、窗洞口间的墙,如果墙长达到或超过0.6米,两侧也应设置构造柱或边框。如果墙长小于0.6米,可以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并进行相应的构造配筋。
7. 一字形隔墙的端头也是设置构造柱的常见位置。
8. 砌体电梯井道墙体转角处、纵横墙相交处以及门洞两侧,这些地方也需要设置构造柱。
还有一些特殊的设置要求:
1. 当砌体填充墙与圆柱或非正放矩形柱相交时,应增设构造柱。
2. 人流通道和楼梯间周边砌体填充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2米。
3. 屋面砌体女儿墙上的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1.5米。
4. 对于弧形砌体填充墙,应更加密集地设置构造柱,并沿墙高每2000毫米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或腰梁,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大量的震害实例表明,即使按照一般标准设置构造柱的房屋,砌体填充墙仍然可能出现大量的。许多房屋的主体结构可能完好无损,但由于填充墙的严重,导致房屋无法正常使用或无法及时修复恢复使用,由此造成的损失巨大。正确设置构造柱或边框是减轻震害、降低损失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之一。确保填充墙的安全和稳定,是每一位建筑施工单位不可忽视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