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兔儿脑壳是什么意思


一种蔬菜让全国对四川人的命名能力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50吨爱心蔬菜从四川雅安运送到湖北,虽然菜非常新鲜,但湖北朋友们却犯了难:这是什么菜?这菜怎么吃?急坏了的四川人在线答疑:“这是儿菜!”煮汤、炒肉、凉拌、做泡菜都阔以!

凑热闹的网友晒出了四川超市里最常见的卖儿菜的指示牌:“妈带儿”?“儿离开妈”?网友们纷纷猜测“儿”是什么,“妈”又是什么含义。焦急的四川人只好动手画了出来,原来“儿菜”的学名叫“抱子芥”。

经此一役,四川人的取名才能有目共睹。在四川,不仅仅是蔬菜,其他的蔬菜水果也有自己的四川专属名称。比如瓢儿白,因为根部的形状像勺子而得名;还有猪鼻拱,虽然不知因何而得名,但一想到高级的松露,在四川又被叫做“猪拱菌”,就觉得四川的猪一定有一只善于发现美味的鼻子。

除了蔬菜水果,四川人在称呼其他食物时也十分有趣。比如绿鳍马面鱼在四川叫耗儿鱼,鸭胗、鸡胗被称为小郡肝。而那些看似卖萌的叠词,如“瓜兮兮”、“搞个铲铲”,其实在特定情境下是在认真生气。

在四川话中,“儿化音”也是一大特色。比如“兔儿脑壳”除了吃兔头外,还代表亲嘴。对于可爱的小动物,四川人也会加上“儿”字,如蚂蚁儿、苍蝇儿、蚊蚊儿等,听起来就怪可爱的。而对于身体器官的称呼加上“儿”,则让人感觉萌萌哒。

四川人的命名才情和语言魅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你还没有get到四川话的精髓,建议找一个四川朋友帮你朗读全文,听完之后,说不定你也会变得可可的。

互动环节:你的家乡话里有没有什么专用的词或者别称?欢迎分享给我们!

注: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